家齊女中學生以帶動唱方式溫暖長輩的心。圖/家齊女中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旅行也能與慈善相結合!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台南市家齊女中學生透過「公益小旅行」方式,帶領華山基金會長輩及以琳之家弱勢孩子,一起製作美味料理、體驗剪紙與竹編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理念,讓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學生也覺得意義非凡。
家齊女中圖書館主任曾定璿表示,校方以「好事集」為構想,帶領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方式來實踐三好理念,像是為住在肯亞的年輕女孩縫製「布衛生棉」以降低環境負擔、成立校園關懷助老便利站進行愛心義賣、為獨居老人烹調年菜、及編織毛帽來溫暖長輩的心等。
家齊女中師生還巧妙結合台南悠久歷史文化,運用巧思發想出「開卷有益送椪餅」的活動捐助善牧嬰兒之家,將鼓勵閱讀與行三好合而為一。校方還發起「多一公斤公益旅行」,把各班募集到的台南關廟麵與奶粉等慈善物資,透過學生前往彰化教育旅途中,送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辦事處,嘉惠當地獨居長輩。
「透過三好校園的推動,讓學生更能體會慈善公益的真諦。」曾定璿說,學校的三好校園計畫是以典範學習與服務學習為主軸,不僅加強社區與校園的連結,更讓學生從動手做的過程中,感受行三好帶來的意義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