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賞析 黃山是吾師 文與圖/朱莉 |2016.05.01 語音朗讀 34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黃山「怪石、奇松、雲霧」,是它最大的魅力,無疑也是攝影師的最愛的景致。圖/朱莉 在黃山「怪石、奇松、雲霧」,是它最大的魅力,無疑也是攝影師的最愛的景致。圖/朱莉 「心中有佛」:清晨的陽光,逐漸溶化了前一夜的殘雪,斜照的光線將挺立的黃山松照亮了,而山谷的石柱投影在摩崖上,宛若佛印於心中。圖/朱莉 喜歡黃山孕育了黃山松,而長大的黃山松,以風情萬種之姿,立於山巔。圖/朱莉 在這裡用「人間仙境」四個字,來比喻眼前真實的攝影,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圖/朱莉 小景易得,大景難求。右邊的山峰像極了帶著官帽坐臥的詩仙李白,望著冉冉生起的雲霧,宛若「李白醉酒」,而中間的松樹下,還有打著太極的道長。圖/朱莉 零下九度,七級強風,我獨自ㄧ人,在飛來石懸崖旁,拍攝奇景「黃山霧淞」,留下此生難忘的「驚艷」!圖/朱莉 藝術家朱莉,以習字抄經為修行,喜歡擔任攝影義工,以弘一大師、聖嚴法師以及堪千阿貝仁波切為學佛導師。二○一二年始從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及法蘭斯‧蘭亭(Frans Lanting)充實攝影專業,開啟了對全球暖化、尊重生命與生態關懷等課題。圖/朱莉 文與圖/朱莉 拍攝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可說是眾兵百家的必爭之地。思考著如何以全新的視野來拍攝,呈現出黃山的秀麗、壯闊、與靈氣……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謙卑的心都不可或缺。 黃山,雖沒有被列為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但也曾被喻為佛國,眾多佛教僧侶修行的寺院遺跡,依然可尋。 位於前山最知名的迎客松,一旁玉屏峰上的玉屏樓賓館,就是古代的文殊院改建的。下方崖壁清晰可見「文殊石」三個字的摩崖石刻,正確年代卻不可考。 「黃山」一名的由來,相傳與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曾在此處煉丹有關,信奉道教的唐玄宗下詔,將原名為黟山改名為黃山。現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遊歷至此,留下了最佳的名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二○一四年冬,二○一五年夏,以及二○一六年春,我三次獨自造訪黃山,每每懷著感恩敬畏法喜之心,祈求諸佛菩薩護佑,拍攝行程平安順利。 氣候是拍攝大山的一大關鍵。天空,若是萬里無雲,便能看得清清楚楚。若是雲霧深鎖,什麼也看不見。兩者雖非攝影師所愛,保持平常心很重要,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休息一下,可以走更遠的路。 唐朝李白有詩云: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連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依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遺踪。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釆秀辭五嶽,攀巒歷萬重。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使黃山給予後人無限嚮往。 作│者│簡│介 藝術家朱莉,以習字抄經為修行,喜歡擔任攝影義工,以弘一大師、聖嚴法師以及堪千阿貝仁波切為學佛導師。二○一二年始從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及法蘭斯.蘭亭(Frans Lanting)充實攝影專業,開啟了對全球暖化、尊重生命與生態關懷等課題。 一九九八年創立蓮華軒,且精於寶石鑑定與設計。著有《佛偈佛影》、 《師偈師影──聖嚴法師掠影集》,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組玉石類導覽義工及法鼓山工務所終身義工;舉辦過「琉璃世界」 、「馬年大吉」、「與佛有緣朱莉弘體寫經」等個展,及多次參與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等聯展。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鐵道人生 作品賞析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5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 作者其他文章攝影欣賞 北海道丹頂鶴——濕地之神攝影賞析 攝不異空 ──朱莉東非肯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