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博物館館長相聚,在佛前交流座談。
圖/人間社記者如輝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星雲大師的〈惜別歌〉中,為期兩天的「二○一六兩岸博物館新能量價值論壇」圓滿落幕,這次海峽兩岸共有十二省、三十四個單位、十九間博物館人員參與,共發表二十篇論文、五場主題專題。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昨也代表星雲大師,贈送每間參與的博物館一套佛光山編製的《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讓與會嘉賓收穫滿滿。
閉幕式由如常法師主持,邀請山西博物院院長石金鳴、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桂英代表致詞。
陳國寧表示,很高興看到這次論壇有資深館長與中青輩的人員,討論議題涵蓋政策面、理論,以及實物的操作面,主題包括:博物館的科技運用和數位化的管理、文物的科技維護、延伸的創意與設計產業、博館企業式行銷管理和品牌建立等。
她強調,尤其博物館和社會發展的關係上的討論很多,怎麼去發揮社會力、發動文化力、開發經濟力,使博物館能達到社區營造、族群文化認同,擴展教育傳播的深廣度也都有著墨。她誠摰希望能再次舉辦,並建議下回能有更多私人博物館參加。
石金鳴則分享,佛光山的法師無微不至的關懷,溫暖他們的心,尤其法師們對文明的修煉和示範,帶給他們寶貴的人生價值,鼓舞努力完善自己,實踐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
他期待兩岸博館間,繼續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並邀請台灣博物館人員多赴大陸考察,共同推進兩岸博物館的健康發展。
如常法師則借用星雲大師曾發表的主題「同體與共生」:「同體與共生圓滿世界、平等包容眾緣和合、無偏無私共存共榮、互利互生自然平衡。」以此做為論壇的結語勉勵大家。她表示,佛館背後有強大的僧團,所做的均回歸到行三好四給,從個人、社會,擴展到全體國家,而這也是這次新價值能量主題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