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不少金屬罐裝食品或飲料,民眾會直接加熱,但鐵罐內層塗料若含有雙酚A,加熱可能提高溶出風險。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民眾常喝的金屬罐飲料、罐頭食品,若內層含雙酚A,溶出恐影響生育和孩童發育。外電報導,美國知名食品公司宣布,將停止使用含雙酚A的罐頭。
食藥署餐飲衛生科科長鄭維智表示,金屬罐頭內層使用的環氧樹脂,正常情況下不會有雙酚A溶出,只有當材質、結構不穩定,且受熱、光照或時間太久,才可能溶出。
食藥署表示,市面上五成罐頭內層塗料使用由雙酚A等合成的環氧樹脂,目前歐美未禁用,但如果民眾有疑慮,考慮邀專家評估包裝上標示或自主標示並監測。
歐盟曾評估,食品、環境中可能接觸的雙酚A來源加起來,仍遠低於安全容許量,但考量寶寶體重輕且在發育中,因此歐盟、美、加、台灣均禁止奶瓶使用含雙酚A材質,但並未禁止金屬罐使用。
但天氣冷時,不少民眾習慣將罐裝食品、飲料加熱,坊間也有不少店家,習慣將罐裝咖啡、牛奶、食品等加熱後再販賣,鄭維智說,確實可邀集專家學者評估是否監測國人及食品背景值。
鄭維智表示,業者可思考以替代材質取代,並評估自主標示或包裝標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