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

文/心保和尚 |2016.04.10
3096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 世間往往是得與失的循環世界,往往覆覆,煩惱叢生,患得患失,苦痛非常。得失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悲傷?相信大家有過這種經驗。
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

文/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

世間往往是得與失的循環世界,往往覆覆,煩惱叢生,患得患失,苦痛非常。得失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悲傷?相信大家有過這種經驗。

大師在〈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到:「其實,人生的過程,有得有失,得失參半:經商,有賺有賠;事業,有起有落;計畫,有成有敗;比賽,有勝有負;股票,有漲有跌;成績,有高有低;地位,有上有下;際遇,有好有壞。松柏竹梅,必須經歷風霜雨雪,才能茁壯成長;身而為人,怎能要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呢?」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可以看到對得失的全然接受。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可以看到得失之間的微妙變化之處。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更可以看到得失的般若智慧。得失之間也是互為關係的,捨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誼;捨得寬容,得到的是心量。人間道理:有捨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萬法沒有恆常不變;有所求,即會有所落差,自然有所失望,得與失是念頭的轉變。大師的〈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在得失上太過認真計較,愛迪生因為被打了一個耳光,因而耳聾,所以能夠集中意志,發明電力,創造了人間美好的成就,你想,他的耳聾,是得呢?是失呢?偈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蛾因絲多命早亡。』能臣部下猜中主管的心事,也會遭嫉被害。你說,他的聰穎,是得呢?是失呢?

得失,可以說是人類事業上的考驗,不要因一時的得失影響一生的期許。得失是一時的,理想是一生的。

得失!得失!石人奔名馳利,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民心,又有什麼意義呢?得失!得失!如果人人用來自我檢討,策勵未來有得無失,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無住,無所不住。」

日月處於虛空,更能發揮其威力,心中虛懷若谷,更是知其無遠弗屆,我們的心念,也不要有所住,尤其不要執意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那就能心住虛空,量遍沙界。所以,我們可以反省得失之因果關係,切不可有得失之心。

三祖僧璨的《信心銘》中有言:「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把得失之二邊執著都一齊放下,離於二邊,處於中道,自然是身心自在,法喜安樂。在平常日子裡,而處於實際,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