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恭榮口述、滿穆採訪記錄
我住山上,是台南市山上區。岳母喜歡來慧慈寺拜佛,經常邀我們夫妻倆參加法會。第一次讀誦《佛說阿彌陀經》,就被優美的經文攝受;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虔誠專注,油然生起敬信之心,我是「聞是說者,『當下發願』,生彼國土。」從此一心執持彌陀聖號,以淨土法門為依歸。
道場早期開辦的長壽讀書班,我常幫忙接送老菩薩,所以大家都叫我「班長」。直到現在,慧慈寺所有法會與社教課程,幾乎都沒有錯過。
雖然我須長期洗腎,但從不認為自己是病人,我與同修每天都滿心歡喜來道場服務,愈做愈健康,有時幾十斤的重物,也不覺費力。義工的工作裡,比較需要投入耐心的,是活動布置,常常需要一改再改。我想,在道場磨練,就是要堪受,一再重改,為的是更完美呈現,供養來寺的大眾。
經典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衷心感恩常住慈悲,給了我們到此修福慧的因緣。為求往生淨土,勤於累積淨業資糧,金剛組出勤務時,常彼此勉勵善護起心動念,不說世間是非語言,我們最怕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星雲大師提倡的五和中,我將為首的「自心和悅」奉為座右銘。
星雲大師是世界偉人,慈悲智慧普照世界,創建佛光山全球五大洲三百多個道場,為兩岸和平、天下蒼生而奔波弘法。今生福報殊勝得遇高僧,學習人間佛教,一定要藉此機緣加倍精進,具足信願行,當生即能往生西方淨土。否則就算來世可以再得人身,萬一失去正念,不知道要親近三寶,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