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在《養生主》中用這段話,為人類應如何探求學問下了註解。
大意為人生有限,而知識無窮;以有限生命追尋無窮知識,只會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
莊子是中國人的寓言大師,愛說故事的天性,讓他的作品總是帶著撲朔迷離的神祕感;可一旦輕輕撥開迷霧,卻能參透不少人生道理。《養生主》是莊子早期作品,主要談「養生」,實際上是體現莊子的人生哲學。「生有涯而知無涯」,警醒世人探求無盡知識也有副作用;說白了,一個人要窮究全部知識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到的是改變求知的態度。
四十歲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無論接受採訪或提問、無論回答本學科或學科外的問題時,最常用謙遜的態度回答三個字:「不知道。」有人覺得他在故弄玄虛,他解釋:「拿諾貝爾獎只是對世界做出一點貢獻,一個人不可能拿了諾貝爾獎就是無所不知的專家。」
以「生有涯」勉勵自我追尋知識,以「知無涯」提醒自我謙遜求知。無論是莊子或丁肇中,都為後輩學子立了好榜樣。身處資訊爆發世代的我們,更應該謹慎求知,只要學得所長、適得所用,即使學得辛苦,也是苦中含甘。(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