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綺/高雄市楠梓區楠梓國中二年二十班
生命少不了悲歡離合,起伏的人生會造就不凡的生命價值。年輕如我,雖沒有經過大風大浪,卻已經知道惆悵的滋味。
記得國小畢業時,家裡重新裝潢,媽媽要求哥哥和我把用不到的東西捐給需要的人。剛開始我因為很捨不得,所以就將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一直到她來我的房間,要找出我穿不下的衣服送給別人時,這才讓我開始思考「捨」這個字的含義。
這些衣服有著我從小到大滿滿的回憶,陪伴我度過每一個美好時光。哥哥的畢業典禮有它們的影子;家族聚餐也有它們的影子;冬天時,它們像暖爐一樣給我溫暖;爬山的時候為我擋住惱人的蚊蟲……。成長的點點滴滴因為有它們的加入,讓我的回憶更多采多姿,所以我怎麼能輕易的把它們送給別人呢?只是如此,媽媽仍執意要送人,我無法阻擋,只聽見自己心碎的聲音。
記得有一次,看見媽媽朋友的女兒穿著我的衣服來拜訪,她一看見我,立刻迎向前來向我致謝:「姐姐,謝謝妳,妳的衣服好可愛,我好喜歡!」她帶笑的眼神瞬間把我冰涷的心化為和煦的朝陽,讓我知道這些衣服被穿在身上時才能彰顯價值,放在衣櫃裡,只是滿足我個人的私心而已。如果我不再需要它,何不大方捐出來,捐出來就是做善事,何樂而不為﹖
即使心裡不能完全放下,但是我仍學著放寬心,我知道當它們穿在別人身上時,存在的價值將會永無止盡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