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母女檔陳郁秀、盧佳慧首度同台,分享一生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圖/人間社記者吳志宏
【人間社記者廖麗珠台北報導】「鋼琴家母女,都熱愛蕭邦;音樂課師生,作思想對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執行長盧佳慧母女,二十五日首度同台談音樂,向六百二十九位聽眾分享一生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陳郁秀十六歲隻身前往法國巴黎音樂學院求學,十一年只返台一次,當時一趟來回機票費,就可以生活一整年,電話也不普遍且昂貴,家書成了與父母唯一的聯繫。「父親都會把我的家書訂正錯字後,再寄回給我,我的中文表達與文學造詣,也因此奠定良好基礎。」
與盧修一結縭於巴黎,婚後回到台灣,一同從事民主初興的社會運動,效法同學在巴黎學運中傳揚的小提琴聲,安撫或引領群眾情緒,進而成為一股不容輕忽的力量。
擔任文建會主委任內,深感藝術只在國家殿堂演出的影響有限,因此開始著手規畫,藉由視覺、聽覺等實際感受,首推「文創產業」,如今文創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於當代。
為了呼應「鑽石台灣」的理念,母女攜手走向音樂藝術的創新與提升,嘗試將科技與音樂結合,成立即時互動多媒體劇場,融合音樂、舞蹈、戲劇與科技,創作具有未來性的表演藝術。
過去,陳郁秀帶著女兒走,不僅傳承琴藝,更傳授面對事情的態度;如今,跟著女兒走,加入新生命的元素,新舊之間相互交融,在音樂的路上,陳郁秀與盧佳慧是共同創作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