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歌劇院 上 歌聲舞影樂音曲 表演藝術登大堂

文/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2016.03.27
1439觀看次
字級
巴黎歌劇院令人目不暇給的大廳。圖/曾依璇
巴黎歌劇院是這座城市最美的一座劇院。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金碧輝煌的壁飾。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耶穌會中學廣場不定時舉行的露天聲光歌劇(戲劇)演出,吸引眾多音樂與戲劇愛好者。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聖保羅音樂廳1999年正式啟用,舞台和活動式天花板都是木質,被譽為拉丁美洲音效品質最佳的音樂廳。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1911年建成的市立歌劇院是聖保羅主要地標之一,建築呈現新古典主義風格,靈感取自法國巴黎歌劇院。 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約堡劇院內最大的尼爾森.曼德拉廳,樓上樓下共有1069個座位。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約堡劇院是棟獨立的巍峨建築物,正門前有個綠草如茵的公園,提供附近居民休閒,或是觀眾在尚未開演前散散步。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約堡劇院內部大廳,居高臨下望去十分開闊整潔。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二○一六年二月號http://www.cna.com.tw 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文與圖/曾依璇、唐雅陵、徐梅玉

巴黎最美歌劇院 文學名著也青睞

位於巴黎第九區鬧街上的巴黎歌劇院(Opera Garnier),是這座城市最美的一座劇院,法國文學名著《歌劇魅影》(Le Fantome de l’Opera)就是以此為故事背景。

現實裡的歌劇院,沒有突如其來的兇殺事件,也看不到任何鬼魅的存在,但走廊盡頭一扇木門上貼著一片金屬牌,上面寫著「魅影包廂」,也就是小說中,魅影指定保留給他的那個包廂,虛構情節似真似假。

巴黎歌劇院由建築師賈尼艾(Charles Garnier)設計,落成於一八七五年,自一九二三年起列為歷史建築,至今仍是每晚都有名家舞蹈、戲劇演出的指標場地,常常一票難求。

進入劇院後登上中央階梯,走入一條華麗長廊,拱形天花板上的繽紛圖案是以賈尼艾喜愛的琺瑯馬賽克小方磚,細緻拼成的古神話人物和樂器圖騰。每當中場休息時間,這條走廊就成了文藝男女相遇之所。

這裡的表演廳空間為馬蹄形,座位排列和角度設計都考慮到觀眾視野,盡量讓每一名觀眾不僅能看清舞台,也能欣賞整個大廳;天花板是畫家夏加爾(Marc Chagall)於一九六四年的創作,巨型銅製水晶吊燈從頂端氣勢迫人地懸吊而下,一閃神,或許會以為這八噸重的水晶吊燈會如小說情節一般急墜殺人。

較少為人知的是,巴黎歌劇院屋頂上架設了四個蜂箱,蜜蜂所採的蜜收集起來後裝罐,在歌劇院商品部銷售,也是一種巴黎的味道。

聖保羅歌劇院 呈現多元文化交融

巴西第一大城聖保羅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從古典到現代的劇院、音樂廳四處林立,其發展史與聖保羅的建城歷史重疊,十六世紀抵達聖保羅的葡萄牙與西班牙傳教士,善用戲劇資源教化原住民,在耶穌會中學廣場(Páteo do Colégio)露天演出具宗教意味的戲劇。十七世紀在耶穌會中學旁邊建成的「歌劇之家」(Casa de Ópera)是聖保羅第一家劇院,如今雖已不復存在,但耶穌會中學廣場不定時舉行的露天聲光歌劇(戲劇)演出,仍吸引眾多音樂與戲劇愛好者。

一九一一年建成的市立歌劇院(Teatro Municipal)是聖保羅主要地標之一,建築呈現新古典主義風格,靈感取自法國巴黎歌劇院,所有建材及裝飾幾乎都來自德國與義大利,開幕演出莎翁名劇《哈姆雷特》,吸引二萬名觀眾,將聖保羅文化特色正式推上國際舞台;一九二二年在市立歌劇院上演的《現代文化周》,則為巴西進入現代化的里程碑。經過一百多年,市立歌劇院仍然是聖保羅以至整個拉丁美洲規模最大和演出水準最高的歌劇院。

聖保羅音樂廳(Sala São Paulo)設在一九三○年代建成的Júlio Prestes火車站內,建築風格和多數歐洲大型火車站雷同,站內大廳高二十四公尺,由三十二根巨型石柱支撐,一九九○年代改建為聖保羅州立交響樂團(Osesp)演奏場所,可容納一千五百人,一九九九年正式啟用,舞台和活動式天花板都是木質,可配合各類型音樂演出的特性調整,被譽為拉丁美洲音效品質最佳的音樂廳。

約翰尼斯堡劇院 藝文音樂深受英國影響

南非第一大城約翰尼斯堡擁有許多不同型態的劇院(theater),其中市政府所屬的三所大型劇院中的「約翰尼斯堡劇院」(Johannesburg Theater),則是目前約堡最大的劇院。

約堡劇院座落於繁華街道上,於一九六二年八月開幕啟用至今已整整五十三年,具有國際劇院規模。院內共分三大廳,「尼爾森.曼德拉廳」(Nelson Mandela Theater)最大,有一○六九個座位,以大型舞台音樂劇或交響樂為主;其次是「人民廳」(People Theater),有四百多個座位,以三至十一歲孩童的劇目為主;「側廳」(Fringe Theater)規模最小,僅二百個座位,提供給小型舞台劇與樂團使用。

劇院前有個綠草如茵的小型公園,提供附近居民休閒或是觀眾於尚未開演前散散步。每年三個廳排滿檔期,總加起來有數百場演出。每周一公休。大約十二月中至隔年一月中休館。

南非曾是英屬殖民地達數百年之久,深受英國藝術、文化、音樂的影響與薰陶。一九九四年種族隔離政策取消後,占有全國五千多萬人口八成的黑人,開始慢慢將他們的表演藝術文化帶進國際化的表演廳堂。

不分膚色種族,南非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戲劇與音樂。財力許可的人到劇院欣賞表演,反之,也可佇立街頭欣賞藝人們的即興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