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生於馬來西亞的小說家李永平,昨從作家黃春明手中接下國家文藝獎獎座,成為首位拿到此獎的馬裔作家。他表示,自己能獲獎代表「台灣社會開放多元、台灣文學寬大而包容」;來台四十年,他認為「多元與包容是台灣最大的價值。」
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得獎者為小說家李永平、藝術家吳瑪悧、舞蹈家何曉玫、北管藝師莊進才、建築師潘冀,黃春明、林懷民、王秋華、李元貞、陳虞鎰則擔任頒獎貴賓。
馬總統致詞時表示,期許台灣在國際舞台扮演五種角色: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和商機的創作者與中華文化的領航者。
北管藝師莊進才全程用閩南語致詞。他表示北管現在「沒市場、演出機會少」,希望大家一起幫忙搶救這弱勢文化,「祖先傳給我們的文化資產如果沒了,無采(台語「可惜」)啦。」
藝術家吳瑪悧在解嚴前兩年自德國返台,作品批判政治、與社會對話。她認為自己的創作是跟著解嚴前後的時代氛圍轉變,「帶著批判的精神,走在藝術的路上。」何曉玫則說,「編舞對我來說是天職」。舞蹈的魔力來自身體,卻涵蓋情感與思想。她從舞蹈中「感受人的謙卑與渺小,明白自己的脆弱與不足」。
建築師潘冀從九十一歲女建築師王秋華手中接過獎座,全場響起熱烈掌聲。他感謝國家文藝獎「將建築當藝術獎勵」。他認為,「建築不是讓建築師抓到機會表現自己,尊重人、關心人,才是好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