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住家門前,大白鵝靠過來把頭放在阿嬤腿上,「親情」流露。圖/魯永明
鵝將蕭碧雲阿嬤當媽媽黏著,阿嬤走到哪,牠就跟到哪。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七十三的歲阿嬤蕭碧雲,七年前在住家門口救了一隻摔落車下的受傷母幼鵝,細心收養照料,鵝將阿嬤當媽媽黏著,阿嬤走到哪,牠就跟到哪。「鵝媽媽」阿嬤每天帶牠散步,鵝長大變美麗大白鵝,聽話愛撒嬌、每周下蛋,人鵝情深,被崇陽古道社區居民當成「活地標」。
「鵝啊!叫帥哥」,蕭碧雲對鵝說話,要牠向路人打招呼,只見牠伸長脖子發出「咯咯咯! 」阿嬤說「牠在跟你問好」,接著打開門前木柵鵝籠,鵝開心展開雙翅揮拍,帶牠到住家旁崇陽古道,不時提醒牠「小心車」,汽機車駕駛人看到都放慢速度禮讓。
阿嬤坐門前鵝馬上靠過來,把頭靠著阿嬤,阿嬤輕撫牠頭部,「親情」流露。篤信佛教阿嬤拿出七年前拍的幼鵝照片,述說牠的故事,她說,有輛運鵝車行經她家門,體形僅手掌大的鵝摔下車受傷,跑到門口「呼救」,她認為鵝與人都是眾生,會找她定有因果,治癒牠當子女養育。
阿嬤和平路住家位在近三百年的光復社區崇陽古道旁,這條長二百公尺寬三公尺巷弄,是清朝中埔鄉居民進諸羅城南門(崇陽門)要道,當地人文薈萃,有交趾陶祖師爺葉王及嘉邑行善團創辦人何明德故居,新增大白鵝,常有人慕名前來,還有小朋友為牠寫生作畫。
鵝平均每周下蛋二、三個,有鄰居開玩笑對鵝說「等你長大就宰來吃!」鵝聞言用嘴喙啄鄰人的腳抗議,以後鄰人都知道不能對牠說壞話,拿東西餵牠,牠「嘎嘎叫」專挑素食吃;嘉大動物學系教授趙清賢說,鵝將救牠照料牠的阿嬤當媽媽,是動物行為的「銘刻現象」,如同一九三○年奧地利著名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博士,吸引一群小鴨子對他產生無法割捨眷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