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12 公里 未納蘇花改 地方憂

 |2016.03.17
1545觀看次
字級
清水斷崖。圖/資料照片

【本報宜蘭訊】蘇花公路南澳路段本月初發生遊覽車、拖板車對撞,造成二死二十八傷。東澳、南澳間的十二公里山路彎道多,警方統計,蘇花公路宜蘭境內近三年發生九起死亡車禍,六件發生在「死亡十二公里」,七人送命,地方疾呼政府應給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開快撞人、開慢被撞,很害怕」,原住民青年漢聲說,這條路不是落石,就是車禍,想加速通過,遠離險境,但不時有重車出現,想快又不敢快,很矛盾;每次走蘇花公路,都感覺命在老天爺手裡。

南澳葉姓男子熟悉蘇花公路路況,但因道路才九公尺寬、彎道又多,開車在路上,冷不防就有大車為超車逆向迎面而來,心驚膽顫,視為險途。他說,全家人出門北上,若要走蘇花公路,他會獨自開車,讓妻小搭火車到羅東車站會合,「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裡」,以防萬一。

在蘇花公路開車,沿路不斷與遊覽車、砂石車交會,砂石車多超速,會車時車身會輕微搖晃,走一段路就會出現彎道,還得提防對向車跨越雙黃線行駛。平均看到十輛車有七輛是「大車」,大車載重上坡「龜速」二、三十公里,要超車得冒著對向車輛威脅。

落石多 安全堪虞

此外,一路上常見「小心落石」標示,山壁布滿邊坡防護網,路邊小碎石讓人聯想,或許曾發生過落石砸車的駭人畫面,讓許多人寧願冒險超車,也不願在落石區多做停留。

南澳鄉民代表會主席李元亮批評,蘇花改跳過這段,是工程一大敗筆,居民希望納入蘇花改範圍,開闢隧道,大車走原路,小車走隧道,大小車分流確保安全,但政府總說優先改善「易肇事路段」回絕;九起死亡車禍六起發生在這裡,竟不被列為易肇事路段,令人費解。

公路總局南澳工務段長林文雄坦承,該路段多急彎,有待改善,已針對一二一到一二六公里的六處「急彎」,設計彎道改善工程,經費六千多萬元,明年十月完工,但若要納入蘇花改隧道工程,依蘇花改工程處評估經費要一百多億元。李元亮強調,「光改善彎道沒用啦!」治標不治本,路更直、車更快,一樣車禍頻傳,唯有納入蘇花改範圍,才能一勞永逸。

砂石車 最大威脅

縣政府相關人員坦言,數量可觀的砂石車確實讓很多人不敢開蘇花公路,雖然會透過砂石包商約束司機,不能違規行駛、超速等行為,車輛駛出工區前會噴水及覆蓋遮塵網,而且砂石載運都是以重量計價,確實秤重,不會有超載情形,但司機素質不一,難以全部控管。

宜蘭縣砂石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建奮表示,砂石場委外由砂石車業者載運砂石,北上砂石車會過磅,不會超載,但是司機的個人行為很難約束;宜蘭縣汽車貨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秀乾說,超載情況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多,但發生車禍意外有部分肇事原因是小車不當行駛導致,不能把問題都推給砂石車司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