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衛星,台北時間十四日傍晚五時三十一分從哈薩克升空。如果一切順利,這顆衛星將在七個月後飛抵火星,探測火星大氣中的甲烷來源。科學家認為,這些甲烷有可能來自地質作用,也可能是火星上有微生物的證據。發射升空後,軌道器和著陸器還將進行一系列的分離和軌道調整,其中軌道器將持續工作至二○二二年。
火星大氣中存在含量為十億分之一級(ppb)的微量甲烷,並且呈現季節性變化的特徵。二○○三年,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中心的團隊首次在火星大氣中發現甲烷,隨後二○○四年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與夏威夷加法夏望遠鏡地面觀測結果,都支持火星甲烷的存在,濃度約10 ppbv。二○○三年與二○○六年的兩次觀測顯示火星甲烷豐度存在較大差異,集中在局部地區出現,這暗示甲烷分布不是全球性的,並且在它充分分布均勻前就已被破壞,不過這也表示甲烷有不斷補充的來源。
甲烷的存在十分吸引人,因為這是不穩定的氣體,要存在必有某種來源。在地球上,大氣中的甲烷絕大多由生物製造產生。而火星大氣中存在甲烷,為火星表面現在可能存在生物活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另外,自從美國火星探測車好奇號於二○一二年八月登陸火星後,拍下一張又一張的火星地面照片傳回地球,吸引大批天文愛好者瀏覽,不少人宣稱從照片中發現證明火星曾有文明的證據。英國近日有業餘天文學家便稱,火星上出現類似獅身人面像的石像。
四十五歲業餘天文學家懷特(Joe White)表示,他日前瀏覽多張好奇號拍攝的火星照片時,發現其中一張拍到疑似獅身人面像的石像。他表示,根據照片初步估計,該「火星獅身人面像」至少長約三十公尺,更有可能長達六十公尺。他聲稱自己已研究上述火星地面多年,近日因認為當地可能存在有趣的事物,因此他放大照片來看。
懷特又稱,當他放大該張照片時,驚訝發現該巨大石塊建築有一個巨大的頭部,細節更很詳細,看起來就像埃及著名景點獅身人面像。他之後把該張照片的顏色調暗,結果便發現了這個「火星獅身人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