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去南非過年。除了在南華寺參加慶祝活動外,還到克魯格國家公園看野生動物。貼心友人幫我們訂園區內外過了兩個晚上。
園區外度假村設備良好,卻沒有空調,徹夜難眠,天花板電扇轉啊轉,但沒有一點驅暑效果,我沒有膽子打開門窗,讓空氣對流。擔心的不是的野生動物,而是沒有被高牆、鐵窗、電網隔絕的罪犯入侵。
從被評為世界最危險城市的約翰尼斯堡回到台灣,才了解安全感多麼珍貴。但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台灣人把治安視為理所當然,仿如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殊不知,在此地的自在悠然,是多少警察、義警、民防、巡守隊等披星戴月,辛苦維護所致。
但是不管再怎麼嚴密防護,犯罪不會消失。尤其生理體能不對等,暴力犯罪被害人,多是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
依據警政署刑事案件被害性別統計發現,大部分被害人都是女性,例如:搶奪案被害人,女性約占八成。過去幾年各地廣設監視錄影系統,搶奪犯罪被有效控制,大幅減少。
去年搶奪案件被害人只有三百八十人,女性三百一十四人,超過八成;更遑論本來就以女性為標的的性侵害、性騷擾案件。台灣被國際社會選為最安全的國家,是因為在這塊土地上,婦女人身安全確為政府部門、警察機關致力維護的要務,也受到社會大眾重視。
去年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確立未來十五年的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其中一項就是以消除性別暴力實踐性別平等,讓婦女都能在健康的環境中,和平、安全、尊嚴而活。
台灣為全亞洲婦幼安全法制最完備,各項性別平等測量指標,如「性別發展指數」(GDI)、「性別權力測度」(GEM)等得分最高,堪為亞洲國家的楷模。
為了讓婦女享有免於犯罪被害恐懼的自由,全國警察分局和派出所都設「家庭暴力防治官」提供專業完整的服務,並且結合智慧型手機,精進婦幼保護措施,以「警政服務App」,讓婦女搭乘計程車得以登錄車號並回傳,警察可掌握民眾的行蹤,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回應民眾對婦女安全的重視,與世界潮流接軌。
婦女節前夕,警政署長陳國恩的粉絲專頁換了封面,送上「感謝有妳」的卡片給全國婦女同胞,小小一個動作,代表著全國警察都矢志保護婦幼安全,六萬警察都是婦幼守護者,婦女人身安全保護工作向先進國家邁進。
從最危險的城市旅行歸來,特別能體會安全的可貴,感謝為保護婦幼人身安全付出的所有人,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