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即將選舉出新總統,全國民主聯盟領袖翁山蘇姬雖然無法參選,但她信誓旦旦要成為在「總統之上」的實際領導人,全世界都在看她如何領導緬甸大步邁向民主之路。
翁山蘇姬原本期待在去年國會選舉過後,成為緬甸最大黨,並進而修改憲法,搬開她邁向總統大位的路障,但在她和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多次會商後,顯然沒有得到軍方允許修憲的承諾,緬甸國會還突然將總統大選提前在十日舉行,外界看來就是要讓翁山蘇姬修憲參選的計畫破功。
緬甸憲法是在軍政府時期於二○○八年制定通過,是一部為軍方量身打造的憲法。
翁山蘇姬即使當上緬甸實際領導人,還有諸多挑戰橫亙在前。
首先,緬甸曾經被指稱是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去年政府才訂出每月基本工資是新台幣三千元,窮人約占全部五千萬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緬甸勞工大量輸出全球各國賺取外匯。
其次,激進派的僧侶和境內的穆斯林格格不入,多次發生衝突,至今仍是抗爭不斷,成為緬甸境內一顆不定時炸彈。
此外,長久以來緬甸北部的叛軍就是緬甸政府的心頭大患,過往緬甸空軍轟炸還誤炸中國大陸的居民,引發抗議。也是緬甸軍方強調必須要擁有絕對權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