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台灣女權持續伸張 全民受惠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2016.03.10
1411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世紀初,歐美國家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迄今,兩性平等似乎成為現代化國家奉行的圭臬,二十一世紀談女權,可能被視為老生常談,或只有某些特定文化及國家才會面臨的問題。

事實不然。放眼全世界一百九十位經投票產生的國家元首中,只有十四名女性,包括台灣剛勝出的蔡英文總統在內。近年來曾幾度因性別歧視言論引發爭議的老政治人物辜寬敏說:「想不到台灣已經這麼民主,可以接受女性擔任國家領導人。」

其實,看看世界各國國會議員,平均只有百分之十三至十五是女性,但台灣本屆一百一十三位立法委員中,女性當選人高達四十三名,占百分之三十八,可見台灣選民對兩性平權的價值觀,不僅超越了舊時代僵化思惟,在國際上也專美於前。

我上月去倫敦拜會暨演講,有位國內的朋友表示,他跟英國人聊天,告訴他們台灣選出了一位女總統,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令他很困惑,難道這個結果不值得驕傲嗎?

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因政治人物的性別而驕傲,畢竟性別只是一種自然的機遇;但從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的結果看來,我們應該為台灣選民在性別意識上,所展現出來的成熟度感到自豪。

有位來自大陸的女學生質疑說,選出了女總統又如何?她真的就會為女性爭取權益嗎?就表示台灣的女權將有更多突破嗎?

我不認為女性政治人物只應關心女性議題,也不認為該期待短短四年內,新科總統一定要立竿見影,女權至上。

我認為,台灣出現華人世界裡,第一位沒有政治家族背景的民選女總統,還選出四十三名女性進入國會議事,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其重要性不在於對將來的預言,而是對過去的見證,展示女權運動在台灣長久以來的努力,累積出一點果實。

今天持續關心性別政治,至少有兩層意義:第一、在集體活動中,兩性的參與、付出和回報,仍有很大差距。

跨國研究數據顯示,全球各大企業的高階主管群中,女性僅占百分之十六至二十,其中高達三分之二女主管單身或沒有孩子;相對,男性主管高達百分之八十至八十四,且有三分之二享有婚姻及家庭生活。

這顯示女性要在工作上求升遷,通常面臨公、私領域之間較大的取捨和犧牲,我們從台灣的高層女政治人物身上,也發現許多類似現象,可見真要創造兩性平等社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兩性互動能影響、改變集體活動中的權力平衡與協調模式。英國人早在一九七九年就選出女首相,可是柴契爾夫人卻是當時內閣中唯一女性,隨後十年間,我們發現她說話的聲音愈壓愈低,作風顯得比男性更男性,氣勢壓倒全場,被媒體冠以「鐵娘子」稱號。

同樣,台灣早期女性從政只是人數少,許多是代父或代夫出征,目的在延續家族的政治勢力,我們也經常在電視看到男女立委、議員一言不和,在議事廳大打出手,所幸這慘不忍睹的畫面近來已少見。

兩性對同一議題可能會有不同理解,解決爭端也採取不同途徑,兩性互動愈頻繁、愈正向,愈有助於改善國會沙文主義式的暴戾之氣,乃至國人習以為常、但沉苛已深的議事與從政模式。

台灣的女權持續伸張,受惠的應該不只是女人,而是我們的政治制度,以及受此制度所影響的每一位市井小民。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