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師生拍審判 闖進坎城影展 |2016.03.10 語音朗讀 12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東吳大學學生李永為導演的短片《審判》,探討廢死議題,入選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左圖為《審判》劇照。圖/教育部提供 東吳大學學生李永為導演的短片《審判》,探討廢死議題,入選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左圖為《審判》劇照。圖/教育部提供 東吳大學華語教學中心副主任鄭匡宇。 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台北訊】沒有電影科系的專業後盾,東吳大學華語教學中心副主任鄭匡宇監製、東吳德文系學生李永為導演的短片《審判》(Choose),探討廢死議題,透過開放式結局,引發觀眾思考,不僅入選第六十九屆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Short Film Corner),也是唯一入圍美國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獎的台灣作品。 《審判》劇本由鄭匡宇、李永為共同創作,以跌宕起伏的敘事結構展開,建立現實與虛幻的溝通橋梁,拋出三個發人深省的選擇。鄭匡宇說,當初構想了「廢除死刑」的議題,試圖用好萊塢驚險刺激的商業模式進行拍攝,「藝術與商業並非不可融合」,給予李永為足夠大的自由度時,拍出的效果一鳴驚人。 《審判》主要論述一位正直的律師堅持死刑應該被廢除,還有一位堅定支持他的妻子。某日,兩男子來到他家中,在他面前凌虐他的妻子致死。他們給他三個選擇:一、用眼前這把槍殺了他們;二、報警抓他們,而他們一定會被判處死刑;三、放他們走,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律師的選擇會是什麼? 李永為認為,「廢死」議題在政治包裝下存在著哲學骨幹,因此他在電影最後設置一個「開放式結局」,希望每位觀眾都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理解。 以學生身分拍攝短片,就入選坎城影展;堅持理想的李永為開心表示,大學畢業後將赴德國念電影相關科系,希望在歐洲完成對電影更深入的探索。 《審判》出品人鄭匡宇表示,東吳大學舉辦的第一屆文謅謅影展裡,看到李永為的得獎作品,發現他的潛質,就決定投資他的電影夢,共斥資六十萬元,拍攝三天,耗時三個多月,製作出這部二十分鐘的短片。 鄭匡宇強調,當初是希望自己除了是作家、演講家,在最吸引年輕人的影視方面也有所建樹,沒想到首度與學生合作、擔綱製片人就得獎,「未來希望能更激勵世界上所有想追夢的人」。 前一篇文章 愛馬成痴 如願上台大獸醫 下一篇文章 南華藝術季 優人神鼓打頭陣 熱門新聞 01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2【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03旅客需腎臟移植 航空客服員暖心捐贈2025.07.2404【小小詩人】 如果我能變身2025.07.2405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6走過風景走廊2025.07.2407泰柬衝突升溫 釀12死 31傷2025.07.2508【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9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2025.07.2610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2025.07.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