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博文
台灣氣候溼熱,門診常出現鼻涕倒流患者,晚上及清晨時容易咳嗽不止,經常清喉嚨,小朋友常吞口水,喉嚨乾癢,不一定有痰,有時候非感冒鼻塞,覺得耳朵塞塞的。原本正常鼻腔及鼻竇的分泌物,都持續由鼻腔經由鼻咽部流到喉嚨,再經過食道吞到胃中分解化開,正常不會有特殊感覺或不適。一旦鼻腔分泌物太多或黏稠,會讓人有卡在喉嚨的感覺,或感覺鼻涕由鼻腔往下流則稱為鼻涕倒流。
常見的症狀及原因有:感冒、鼻過敏及懷孕荷爾蒙變化,易使鼻腔產生太多的分泌物。異物刺激、冬天氣候乾燥、鼻竇發炎都容易產生粘稠的分泌物。出現超過七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年紀老化,吞嚥肌肉協調性變差,或壓力使得喉部肌肉痙攣。食道逆流,平躺時胃酸容易流到鼻腔,鼻發炎腫脹或腫瘤引起倒流等。
調整方法如下:少喝咖啡因飲料及利尿劑,抽菸會加重鼻涕倒流。減少辛辣食物,辣椒、韭菜、海鮮等。減少生冷食物,啤酒、生菜沙拉、霜淇淋等。養成運動習慣,慢跑、散步、氣功……等,增加免疫力。充足睡眠,避免過勞,減少壓力產生。補充足夠水分,有助稀釋分泌物與化痰。騎機車要戴口罩,避免汙染空氣及二手菸。
胃食道逆流患者,睡覺時頭抬高約十五公分,睡前減少吃東西或喝飲料。每天使用溫生理食鹽水洗鼻,清除鼻腔內分泌物及細菌灰塵過敏原,也可減少夜咳與打呼。使用電暖器時,房間放一杯水,以免太乾燥影響鼻腔溼度。
中醫辨證論治參考的方劑:偏熱型—鼻涕黃稠、口乾咽微痛者,可用桑菊飲的加減疏風清熱。偏寒型—鼻清涕、怕冷易咳嗽者,用小青龍湯的加減止咳平喘。腸胃型—胃腸脹氣、噁心苔黃,用半夏瀉心湯加減來和胃降逆。肝經溼熱型—淺眠、易頭痛頭暈,用逍遙散來疏肝解鬱。
平常可吃綠豆、蘿蔔、冬瓜等利溼;空心菜、莧菜、瓜類等清熱解毒;中藥魚腥草、桑葉、菊花、薄荷緩解發炎,這些食物都可減緩鼻涕倒流症狀發生及預防。
(作者為常生中醫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