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中華文化與五千年道統之精華在中道。中國之真正涵義如被解釋為「中道立國或中道治國」,當更有其意義與價值。優良的宗教、文化、道德,本都沒有時空性,古今中外皆然。如故步自封,因高舉本土化,固拒其他時空之優良文化道統,將必被孤立或被邊陲化;如不合中道或模糊真相,贏得一時之權力或利益,終必承受因果,甚且整體因而受難,有大政治家會清楚明白。
民國一○五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三組候選人共同之競選理念在「中道」,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也就是任何一組候選人當選後,都主張以中道治國作為施政理念。果真如此,不僅是台澎金馬或整個大中華,如國際間相互觀摩與學習,全世界人民都會很有福氣。
綜觀古今,中道確是最究竟圓滿之真理,是最能彰顯表裡同一、事理圓融、性相一如、平衡和諧之道,是人類存留最寶貴、最有價值之遺產,也是最能促成宇宙、自然、人間之圓滿運行、和諧平衡。
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動三千」,內心不平衡,所呈現之外在即不和諧,即是這個道理。中道之可貴,在於隱於人人本具之清淨心,顯於外則遍諸法界。則宇宙、自然、人間即呈現全面平衡、圓滿與和諧;小至個人,大至領導者,一旦偏離本自具足清淨心,社會終將呈現不平衡、不和諧、不圓滿。
選舉期間部分候選人曾喊出「轉型正義」,選後甚囂塵上。轉型正義一詞,顧名思義,即轉變原有形態與思惟及作法,期盼突破傳統、日新又新,再者,在轉型過程及結果,如又能符合公平正義,本是一個相當正面及正能量的主張,也值得贊同與鼓勵。
觀諸選後,主張轉型正義者,主要有兩大作為,一者推動成立二二八真相調查委員會;二者推動清理黨產立法。最近民進黨主張轉型正義框架立法,依報導即將在本周推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將在總統府下設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分依政治檔案、歷史記憶、平復司法與真相和解、不當黨產等面向,全面推動轉型正義,而且也界定未來陸續要處理的範圍、方向、步驟與時程,一步步去執行。
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只要讓歷史真相能更清楚明白,並做公平合理處理,也是全民所共同期待。競選時,大家都呼籲堅守中道,則任何施政及立法理應都合乎中道,也就是處理任何事物,內心必須是無私無我、平衡和諧,而且要自利利他;如內心不平衡、不和諧,或內心充滿報復與仇恨,即已偏離中道,其結果必然不能平衡、和諧、圓滿。
誠如蔡英文主席民國一○四年新春祝福所題「厚德載物」四字,其來自於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相信國人或朝野政黨也非常期待轉型正義,但所不樂於看到的是,不要有國民黨黃敏惠代主席所呼籲的產生轉型仇恨或惡意打擊,造成另一次不平與不安。
淺見以為,轉型正義如能與厚德載物等量齊觀,才能合乎中道;也期待藉此次能有合乎中道的轉型正義,共同讓中華民國民主政治樹立民主典範,開創台澎金馬甚至於大中華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