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與病為友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6.03.06 語音朗讀 27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學慧居士 趙翠慧居士 妙璋法師 依空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佛光山上周共修主題「我一生與病為友」,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依空法師主持,邀請屏東講堂住持妙璋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台北教師分會會長劉學慧與民眾分享,如何以病為友,活出生命的意義。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依空法師表示,學佛了知「老病死生」,有佛法人生就不一樣,能把疾病轉為菩提。他自述五年前,被醫生診斷罹癌,自己形容病得「天時、地利、人和」,佛以一大因緣出生世間,生病也是有因緣,從開刀、麻醉、化療過程,體悟唯識學的六根對六塵,深覺平日善護心念很重要。 「把信仰交給佛陀,把醫療交給醫生,把心理建設交給自己。」經歷一場大病,依空法師將功力全部使出來,在病中坐輪椅到處演講,大量閱讀書籍、大藏經,落實身苦心不苦,身病心不病。他以大師為楷模,九十歲高齡不畏糖尿病,每天振筆疾書,勤寫一筆字,口述著書,精進不懈。 趙翠慧走過死亡 體悟生命意義 將時光倒回一九九九年,趙翠慧曾在死亡邊緣走過一回。當時罹患肺腺癌,生病十年間,起初會想「為什麼會是我?」但星雲大師告訴她:「要相信佛法無邊、藥力無窮,你要發大願。」猶記得在瀕死邊緣,與大師通電話,聽大師告訴她「不要怕!」當身體四大分離,脊椎骨崩落,她的意識離開身體在空中飄浮,並傳來一陣天樂,她想到「好美的樂曲,我要回去告訴大家!」在喘了一口氣後,忽然又回到人間。 堅定的信仰,讓她生起無比力量,她感謝生病期間所有人的陪伴,發願陪伴更多的人,也認為病中是最好的修行機會。她呼籲大眾,對生命抱持「敬畏、謙卑、感恩」的態度,「感謝所有遇見的人、事、物,一切必有它的意義。」 劉學慧眉目傳情 助夫眨眼寫書 「佛光山對我們有情有義,感謝大師對我們的照顧。」劉學慧掩不住淚水,句句說出她的感激:「先生陳宏生病住院,仍努力寫作,並刊登在人間福報上,大師也到醫院去探視鼓勵,後來香海出版社將陳宏的著作,匯集成套出版」。依空法師也鼓勵陳宏將病房當成修行的道場。 「我有三個孩子,二個孩子都遺傳漸凍人症。」劉學慧表示,陳宏在一九九九年被醫生診斷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後來肌肉萎縮氣切,在她的協助下,先生透過眨眼拼字寫作,共寫出三十五萬字,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眨眼拼字過程艱辛,而陳宏又對文字、標點符號要求嚴謹,有一回讓她簡直氣炸,丟下一句「我不幹了!」甩頭離開病房,那一夜,她無法入眠。後來罹患乳癌,從聆聽大師佛學講座中,以信仰的力量面對生活,學習以病為友,接受它、適應它,以感恩、謙卑的心面對人生。 妙璋法師了悟 感謝生病因緣 「感謝生病的因緣,它讓我悟道。」妙璋法師形容自己從小到大生過很多病,尤其是十八歲那年,被醫生診斷胃潰瘍需開刀,後來又動手術、化療。當第二次化療時,他學會轉念,「我已知苦在那裡,並感受化療的作用。」從中反而不再覺得苦。 「佛光山讓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妙璋法師表示,當時住院一年,有天望著窗外人來人往的人群,心想如果沒有生病,還是一樣忙碌,到底人是為誰而忙?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因而當下發願「如果身體好了,要服務大眾」。當心念一轉,原先需要六次化療,結果只化療四次便健康出院。他說:「發菩提心是為了大眾,更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依空法師總結,人身難得,應具有「貪生不怕死」的觀念,珍惜生命,藉著人身服務大眾,只要有正確的知見,即使生病也可以病得很健康。並送給民眾四個大紅包,即涅槃經云:「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心與境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6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