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一首詩〈歸去來辭〉,道盡人間事與願違的無奈。目前台灣也有很多人及行業,有不如歸去的感慨。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邱天助說:「許多家長動輒提告,一位提退休申請的國中老師說,現在才了解什麼叫動輒得咎。學生透過網路對老師集體霸凌,屢見不鮮,不只在大學,也出現在小學;手段和用語愈來愈殘酷。」
不管誰選上總統,邀請學有專精的學者或企業家當政務官,大家心裡都怕怕。為什麼?因一旦當官必須接受人民考驗及指責,尤其在立法院備詢時簡直不是人,得卑躬屈膝忍受,說錯話還得被修理和屈辱,稍有人格的人視為畏途,寧可安於自己的專業領域來得自由自在。
企業家不願被聘為政務官的理由更多,在企業界領的薪水高,又不必「財產申報」,何苦受到陽光檢驗,讓錢財攤在陽光下,只要申報不實,可能惹上貪汙官司,何苦來哉!
原本有好聲望者,因被延攬入閣,聲名狼藉者有之,甚至鋃鐺入獄,如扁政府的前交通部長郭瑤琪,不管是政治案件或司法案件,若當初拒絕入閣,也不會惹來一身腥。
一些學者如江宜樺、蔣偉寧、吳思華,都在馬政府任內遍體麟傷。這次總統大選與朱立倫搭配副總統的王如玄,如果不出馬參選,也不致被挖出炒軍宅案,被媒體追殺,心不甘情不願的把不當利益歸公,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台灣政黨輪替,朝野應該有共識,不要以身家攻擊為對象,應建立一套以職務範圍的對錯是非為標準,否則有心報效國家之士,視當官為畏途,非國家之幸,人民之福。
鍾雷(高雄市/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