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南部、台東地區,蘭嶼及綠島都有長尾南蜥的蹤跡,但只有蘭嶼的長尾南蜥有「母愛」,會保護蛋擊退天敵赤背松柏根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文山博士花了十九年長期觀察研究發現,長尾南蜥的護蛋行為,是食物鏈的能量傳遞演化產生的改變。
這是全球首例以實際觀察,從食物鏈角度探討生物行為演化研究,論文二月二十六日發表在《自然》子期刊《科學報導》網站。
黃文山以綠島為對照組長期觀察,包括綠島和其他地區的長尾南蜥,母蜥產蛋後就離巢,讓蜥蛋自生自滅;只有蘭嶼的長尾南蜥產蛋後仍守在巢穴護蛋到孵化,關鍵在蘭嶼有綠蠵龜上岸產蛋。
他說,龜蛋引來嗜吃爬蟲類蛋的掠食者赤背松柏根蛇,讓蘭嶼赤背松柏根蛇族群變大,蛇類除了吃龜蛋,也吃蜥蜴蛋,當綠蠵龜和長尾南蜥在同時間生蛋,蛇會選擇龜蛋;龜蛋沒有了會轉而吃蜥蜴蛋,蜥蜴因掠食者吃蛋,演化出「親代照顧」(護蛋)行為。
有趣的是,台東的長尾南蜥卻沒有像蘭嶼長尾南蜥這種保護行為,可能是台東比較少赤背松柏根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