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進口蔬果較高級?衛福部食藥署昨公布邊境查驗結果,前五大常見的不合格品項為生鮮蔬菜、食器、生鮮水果、茶類和調味醬,國人愛買的進口蔬菜,已連續兩年蟬聯不合格王;進口批數、進口重量分居榜首的日本以及美國進口食品,不合格比率也最高,包括日本的蜜柑、美國的櫻桃都是農藥殘留不合格最常見品項;南韓、越南進口的各式調味醬則是防腐劑超標的大宗。
去年邊境查驗,違規率達百分之一點九八,比前年的百分之一點三六還高,向來是品質保證的日貨問題最多,食品違規類別則是生鮮冷藏冷凍蔬果最多,多數都是農藥殘留問題,食藥署對日貨抽驗比例也提高到二到五成。
去年度輸入最多的食品類產品,食品器具依舊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餅乾、調製食品、調味醬、糖果、巧克力,以重量計算,最多的則是穀物雜糧,其次為糖蜜、穀物雜糧製品。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蕭惠文說,去年度食藥署共計查驗六十四萬批的進口食品,與前年相比增加了兩萬三千七百多批,因為進口食品的增加,不合格率也相對增加,去年度的違規率為百分之一點九八,比起前年的百分之一點三六,增加了百分之零點六二。
蕭惠文說,主要輸入國家以批數計依序為日本、美國、中國大陸、泰國及越南;日本主要是進口餅乾、食品器具、調味醬、美國則是進口生鮮冷藏冷凍水果、營養食品、調製蔬果,中國大陸則是進口食品器具、食品添加物及生鮮冷藏冷凍蔬菜。
進口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多是被檢驗出農藥殘留或是食品容器的耐熱度不足,最常被檢驗出違規的食品為生鮮冷凍冷藏蔬菜、食品容器、生鮮水果、茶類、調味醬,其中生鮮類的違規產品,蔥、蜜柑、紫蘇等多是從日本進口。食藥署針對邊境違規的產品,皆以銷毀或退回,並未流入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