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突然一陣頭暈目眩,讓六十二歲張姓婦人一下車就站不住腳,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暈車,過了幾天月經來潮,總是腹脹不舒服,自覺有異就醫,要求超音波檢查,高度的警覺心揪出病灶,卵巢癌第三期。
張姓婦人無奈地說,一輩子注重健康,崇尚有機飲食,沒想到會與癌症沾上邊。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屠乃方說,卵巢癌被稱「最沈默的殺手」,三十年來罹患卵巢癌的婦女暴增十倍。
女性每十萬人口中,卵巢癌發生率比起過去上升足足四倍,如今平均每年會增加一千二百名卵巢癌患者,一直是女性死亡率排名第八的癌症。
屠乃方說,卵巢癌多數是不明顯症狀且容易被忽略,如肚子痛、便秘、腹脹、背痛、疲倦、頻尿、收假症候群,甚至「變胖了」,卵巢癌比起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女性相對陌生,面對早期症狀根本沒有知覺,半數以上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晚期。
卵巢癌致死率高,雖然有藥物可以治療,但難以完全改善病情,屠乃方表示,治療卵巢癌通常先手術再化療,約有二成會在化療後六個月復發,要不斷重複治療,去年食藥署核准新的標靶藥物配合化療,能達到八成的治療反應率,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一年,降五成的惡化風險。
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最好的卵巢癌預防方法就是「多生小孩」,讓卵巢多休息,懷孕跟餵母乳期間卵巢都停止排卵,減少卵巢過度使用生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