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智庫二十一日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重大武器轉移增加,其中美國占全球武器交易的比重持續成長,流入非洲、亞洲和中東各國的軍火也節節升高。而中國大陸過去五年,一舉超越法國和德國,躍居全球第三大軍火輸出國,武器出口大幅增長百分之八十八。
法新社報導,根據著名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報告,二○一一至二○一五年期間,包括出售和捐贈在內的全球武器轉移增加,其中美國和俄羅斯包辦前兩名。
報告指出,自二○一一年到二○一五年,中國自外國進口的軍火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五,這象徵中國對自產武器的自信心,儘管還有若干弱項。雖然中國是第三大的軍火輸出國,但也僅占全球出口軍火的百分之五點九。美俄仍是軍火輸出大國。最大武器進口國是印度,緊隨其後的是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SIPRI主任佛洛倫(Aude Fleurant)表示,「美國過去五年至少出售或捐贈大型武器給九十六個國家,美國軍火產業拿到龐大的出口訂單,包括六百多架F-35戰鬥機訂單」。他表示,「十年前,中國僅能輸出低端武器,但現在已改變」。中國目前已能自製精密高端武器,吸引了許多大宗買主。
美國百分之四十一的武器轉移流向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中東地區。二○一四年和二○一五年,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危機而對俄羅斯祭出制裁;然而,俄國在全球的軍火出口排名仍維持第二,占全球武器出口的比率攀升三個百分點到百分之二十五。
印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軍火進口國,占全球軍火進口百分之十四,是緊接在後的沙烏地阿拉伯的二倍,同時是第三名中國的三倍。
著名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日前刊登軍事專家鄧普西(Joseph Dempsey)的分析文章,基於非洲國家現有的軍事裝備庫存,中國軍火正在加速「入侵」非洲市場,物美價廉的中國武器裝備受到非洲國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