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貓團」於台中彩虹眷村訪問。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台北訊】「要保護孩子到什麼時候?老師,請您讓他們去壯遊吧!」這是一名自閉兒母親的心聲。透過特教老師陳穎君協助,由兩位「星兒」黃迺翔和陳奕宏組成的「胖貓團」因而成形,成為教育部感動地圖團隊。他們不擅與人交際,卻跨出舒適圈,從壯遊中發現在地故事,下一步要開發文創商品。
一開始決定壯遊時,「星兒」父親並不贊成,甚至想「專車」接送。幾度溝通不良,除了讓陳穎君洩氣,更一度想放棄,幸好團員的媽媽贊成,認為不能過度保護,胖貓團終於踏上旅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開啟十天壯遊。
陳穎君說,雖然事前多次模擬演練,但黃迺翔和陳奕宏兩人彼此不願交談,就像是無聲伴侶。陳穎君只好要求他們出門時總共要說八十句話,也因跨出這一步,兩人學會團體合作,不再自我封閉、單打獨鬥,兩人交談愈來愈多。
陳穎君說,不會說台語的兩人,就像老外壯遊台灣一般,與他人溝通時多比手畫腳。兩人曾想運用科技導航找尋路線,卻被她禁止,也多虧這份堅持,能增加溝通機會。
胖貓團藉由壯遊,訪問各種職業的人,包括一人站長、月台小販、社區耆老等,藉此收集資料和文化故事,開發文創商品。去年,胖貓團共十四位星兒組成星奇兒創藝協會,是台灣第一個由星兒團體組成的設計團隊,盼未來能將設計作品,在文創園區、網路展售。
陳穎君說,現在特殊教育仍認為自閉兒「不能」,只重視安養和生活自理,沒腦力開發課程,但她相信星兒「可以」,並鼓勵星兒多與外界連結,擁有更多觸角去感受。除了開設畫展,最近更與公視戲劇《一把青》合作,由星兒壯遊訪問眷村老兵,再利用在地故事,設計出文創商品。她說,以後準備讓星兒背著畫架壯遊台灣,鼓勵更多星兒走出自閉,實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