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故事 聰明智慧從修福慧中得

 |2016.02.21
2140觀看次
字級
福慧故事 聰明智慧從修福慧中得

玉琳國師

禮佛得莊嚴法相福報

摘自:《星雲日記38》

─低下頭(一九九五)

內文:

中國史上有名的玉琳國師,前世長得其貌不揚,臉上長滿麻子、頭上生癩、嘴歪一邊、牙露在口外,鼻孔低得看不出,眼又凹成一條縫,一副十不全的長相,雖寫有一手好字,又貴為書記師職位,卻常為自己的醜陋而自卑、難過,甚至一度想自殺。

後來經過他的師父開導說:「人生長得美與醜,都與前世離不開關係,一個人過去常用香花供佛,常讚美他人,今生就可能得到相好莊嚴;反之,不在佛菩薩座前求功德,又一味的譏謗他人,來生就會得到醜陋的果報,這都是前生業力所招感的,想離開醜陋求得美貌,自殺是不能解決問題。

學佛要能控制自己,使自己不受外面的境界惑動,生在這世情冷暖的人間,遭受的利、衰、苦、樂、稱、譏、毀、譽是免不了的,不過,那也都是虛幻不實的,放下這一切,才能過著自主安樂的生活。多多禮拜『藥師琉璃光如來』,此佛有願,只要恭敬禮拜,就能求得相好圓滿的莊嚴面容。」

十不全的書記師,接受住持和尚的指示,從此日夜虔誠在佛殿上禮拜藥師佛,果然求得面如秋月,身似琉璃的莊嚴法相。

如何啟發聰明智慧

摘自:《星雲法語》圓滿人生

—如何啟發聰明智慧篇

內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聰明,有智慧,但是聰明智慧不是你想要就有,想要就能得到。

怎麼樣才能聰明有智慧?我有六點意見:

一、提疑情,探究竟:禪宗所謂的開悟,在開悟之前,要參話頭,要提起疑情,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問「為什麼?」為什麼念佛就成佛?為什麼我要悟道?世界為什麼存在?佛祖為什麼降生人間?不斷地探究「為什麼?」能促使我們凡事多想。吃飯的時候想為什麼要吃飯?睡覺的時候自問為什麼要睡覺?每天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就能觸發自己的思想。能夠多多提起疑情,多多思考,自然能得聰明智慧。

二、重估定,明事理:我們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隨波逐流,要重新估定人間的價值,人是怎麼樣的?事是怎麼樣的?理是怎麼樣的?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看法,能夠重新估定價值,就不會重蹈前人的覆轍。

三、大膽想,小心做:胡適之先生曾說:「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我們要大膽的思考,要廣泛的收集資料,對事物的看法要擴大,但是做事要按部就班,要小心謹慎的做。

四、入法海,多思考:我們要把自己融入到真理的法海裡,進入到知識、常識的世界裡,多多的思想、多多的考慮。從聽聞、思想、修證中求智慧,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

五、去我執,求進步:我執太重的人不容易進步,因為不能接受、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就會自我設限,也就沒有聰明智慧。

六、有恆心,發願力:聰明智慧不是一夕可得的。要有恆心,要有願力,要能鍥而不捨,肯下功夫,自然就能獲得聰明智慧了。

所以如何求得聰明智慧?就是:

一、提疑情,探究竟。

二、重估定,明事理。

三、大膽想,小心做。

四、入法海,多思考。

五、去我執,求進步。

六、有恆心,發願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