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水龍頭 3周來一次水

 |2016.02.18
1499觀看次
字級
瑪麗亞帶二名兒子取井水,重達十公斤的水桶就頂在頭上。 圖/楊德宜
哥馬巴計畫區的孩童,在用餐前排隊洗手。圖/楊德宜

【本報綜合報導】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流出來,在瓜地馬拉可不是「常識」。由台灣資助八年的哥馬巴計畫區的基礎建設落後,供水設施僅百分之十七覆蓋率,沒有乾淨的水可用,又缺乏衛教觀念,最明顯的問題是兒童普遍營養不良。

從瓜地馬拉的胡蒂亞帕市往山方向行駛,柏油路從平坦轉而坑坑疤疤,周邊景象荒涼,車程一個小時後路面轉為黃土,車隊駛經之處塵土飛揚,目的地哥馬巴計畫區,赤貧人口高達百分之四十三,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兒童慢性營養不良,是瓜地馬拉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世界展望會資助瓜地馬拉逾八萬名兒童,有七千名孩童資助來自台灣。台灣世界展望會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赴瓜地馬拉哥馬巴計畫區,歷經二十四小時的轉機和車程,同行有資助兒童計畫代言人楊祐寧、宋芸樺。

三十三歲瑪麗亞的一對五歲雙胞胎兒子在出生十個月後,被醫師告知營養不良。她養成飯前洗手習慣,不再生病了。

瑪麗亞準備中餐前,拎著十公升容量的水桶往外走,她的雙胞胎兒子安東尼和伊莫也撿起水桶追上去。包括她的井及周邊私人井都上鎖,「一桶水可以賣一元瓜幣」,對於月收八百元瓜幣(約台幣三千二百元)的務農家庭不無小補。她一天取水兩趟,每次約四、五桶,水桶沒蓋子,她裝九分滿卻沒溢出,取水一趟耗掉半小時。

「水很重要,不能浪費」,瑪麗亞卻不是開始做飯,而是先洗手。她倒了洗潔劑在掌心,仔細搓洗,泡沫抹到手肘處,沖洗時倒水卻像「滴」水,接著換二個兒子。「這是展望會教我的」,用水要省,但洗手步驟不能省,因為看得到小孩變健康了。

至於沒有井水的家庭,則要想辦法將髒水變乾淨。另一處聖荷西社區旁的水池蓄的是雨水,地主以一戶一年十元瓜幣代價賣水給一百零八戶家庭,水質黃濁只能用來洗衣服。雖家戶有水龍頭,「三周來一次水,只出水兩小時。」婦人Ana說,沒供水的日子,她曾經半夜二時就起床,只為了取兩桶水,回到家已上午六時。

Ana示範世界展望會教她的淨水技巧,包括將水煮沸,以及將塗黑的寶特瓶裝水再放到屋頂上,「曬一天就能用了。」婦人Mayra說,展望會教她用氯液過濾水,她料理時不再用髒水,「孩子不再像以前常常生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