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寧
和朋友去爬山,才發現自己的心臟有些問題;喘是一回事,心跳快得彷彿要從口中蹦出來,感覺似乎有點嚴重。
去心臟科檢查,先做二十四小時心電圖,再做心臟超音波,醫師得出的結論是:妳有二尖瓣脫垂,心律也有些不整;兩萬次跳動中,大約有五十次不正常,還好,比例不高。至於二尖瓣問題,這是先天的,女性之中比率約百分之十,也還好啦。
他說得輕鬆,我卻有些緊張,心裡只記得他的叮囑:不要太急,凡事慢慢來。
是啊,凡事慢慢來,聽起來多麼容易。問題是我從小就很少與「慢」字結緣;走路快、講話快,吃飯也快,還經常被妹妹們取笑:妳是餓了幾天了?吃那麼快,好像有人要跟妳搶似地。
與我相反,媽媽可是個用餐非常優雅的人;她一向吃得不多,又總是輕輕地張口、再細嚼慢嚥,任誰都覺得她很有教養,偏偏我全沒學到。有人問起,我常以「記者要趕稿,沒時間慢慢吃」來回答,實際上自己心裡清楚:職業也許有關,但關係更大的是我的個性。
我的心臟問題,會不會也跟我的急躁個性有關呢?我猜測。這以後,我開始了一連串的心臟觀察。
果然,在我氣急敗壞的時候,心臟會不太舒服,平心靜氣時就好多了。走路太快,偶爾也會有點怪怪的,但只要不跑,多半還是沒什麼問題。
這許多狀況,在在都提醒我:活了這些年,該是放慢腳步的時候了。
看到不平的事,學著不要太在意;發現有些事做得不好時,也不要急,先安慰自己:沒關係,慢慢來。
同樣地,和人約好的時間,久久不見對方人影,也別不耐煩;利用時間,先甩甩手,鍛鍊一下身體,一面替人開解:他可能有事忙不過來吧。對別人說錯的話、做錯的事,也學著用另一個角度思考,不忙著告訴人,也不忙著及時糾正。
這樣做,我的心臟好像也很感安慰,好一段時間都和我和平相處,沒出現問題。
只是,這樣的狀況能維持多久呢?我也沒把握。我想,人生的路上我除了要放慢腳步外,好像還必須練習靜下心來,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這樣說不定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呢。(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