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報告,指近年電影中吸菸鏡頭大增,有害青少年健康,建議將吸菸鏡頭列為限制級,或是在青少年可觀賞電影中禁止角色吸菸。
電影中出現吸菸鏡頭已有近六十年歷史,主角輕蹙眉頭燃起一根菸,或是吞雲吐霧的模樣,經常被刻畫為帥氣象徵;專家憂心,青少年恐受電影影響而染上吸菸習慣。
世衛發表的報告指出,自二○○二年以來電影吸菸鏡頭暴增,至二○一四年間的賣座電影中,近六成有主要的抽菸場景。
此外,光是二○一四年的好萊塢電影,就有四成四出現不少抽菸鏡頭,而這一年的美國「普遍級」(G)、「建議家長指導」(PG,約相當於我國保護級)或「家長需特別注意」(PG-13,約相當於我國輔導級) 電影中,有三成六有抽菸鏡頭。
二○○七年時,美國電影協會(MPAA)同意將吸菸列為電影審查分級要素之一,但未曾落實。
二○一二年刊載於《小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青少年可觀看的PG-13電影中,假使每觀看五百個抽菸鏡頭,青少年吸菸的可能性就提高四成九。
世衛研究發現,如果移除電影中的吸菸鏡頭,可讓青少年不致養成抽菸習慣。二○一四年美國衛生部一項報告也指出,若未來能減少電影中抽菸畫面,可減少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吸菸人數,且降低百萬人死於菸草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