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家小姑姑腦袋有點不正常,可不可以不要家庭訪問?」就在我提出想去小鎧家進行家庭訪問時,他臉色有點為難地推辭。乍聽之下,我愣住了,原來外表活潑開朗的小鎧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為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並矯正孩子用怪異眼光看待家中有狀況的孩子們,便決定將小鎧家列為優先的訪問對象。
晚餐時刻,帶著幾位同學依約到他家去,一進門便看見一個中年婦女癱坐在陽台地板上,嘴裡咿咿嗚嗚地喃喃說著聽不懂的話。
同學們看呆了,很不禮貌地直盯著她瞧。阿媽急著解釋:「女兒在六個月大的時候,被嬉戲的鄰家小孩撞倒搖籃而摔下來,撞傷了脆弱的腦袋。原本聰明伶俐的小孩從此變成這副痴呆模樣,不會開口講話,沒辦法控制大小便,雙腳癱軟,無法站立走路,只能在地上爬行。」說完,六十幾歲的老人像小孩子般地哭了起來:「四十年來,天天帶她求神問卜,吃藥打針也沒效。」眼淚擦乾後,轉身又親切地招呼我們上桌吃飯。
桌上滿滿的菜餚,有蝦子、烏魚子、炸魚片和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料理,全是阿媽親自下廚烹煮的。
看著阿媽端起飯碗拿起湯匙,一瓢瓢細心餵食,難怪,原本醫生說小姑姑只能活幾個月,卻奇蹟般地活過四十歲,全靠阿媽無怨無悔把屎把尿地照護。小朋友默默無語地扒著飯,看在眼裡,點滴感受在心裡。
這是我在做家庭訪問時,喜歡帶同學同行的原因,讓他們看見不同的家庭狀況。
小鎧這時才明白上次老師通知父母,他在學校打掃時間內和同學拿著掃把當武器般揮砍,被媽媽狠狠修理的原因。原來自家有著切身之痛,不希望悲劇重演呀!離去時,同學們親切地跟小姑姑揮手說再見,眼神裡沒有先前的畏懼,反而多了一分關懷。
都市型學校,由於家長忙著上班賺錢,容易忽略孩子的教養,失去同理心就無法感受他人的不幸遭遇。藉由家庭訪問,帶領學生一起訪問同學家,不僅能增進彼此間的了解,也能進行一場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