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租屋文化 下

文/林亭儀、 姜遠珍 |2016.01.24
2016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林亭儀、 姜遠珍

前二周的專題,為大家介紹了各國的租屋文化,如日本流行分租制度,腦筋甚至動到墳墓上頭;匯聚全球人才的新加坡,政府大力蓋房,人人有屋住;北京蟻族為求工作機會,只能終日在城市邊境漂流;富饒繁華的香港,方寸鐵籠卻成棲身之所。本周我們來到德國、韓國,德國不時興有土斯有財,買房只為生活必需;韓國租房竟然免費,只要你有鉅額現金。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德國

重視居住正義

買房非要務

德國人妻Julia最近決定買房,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如此一來不僅有庭院可以種植花草,剛上小學的孩子未來能有更大生活空間,一方面也考慮到年老後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結婚七年以來,她和先生及小孩一直都在德國東部德勒斯登郊區租屋。和許多德國家庭一樣,他們沒有特別挹注心力在把大部分積蓄用在置產,而且租的地方住宅品質相當不錯。

最近他們決定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如此一來不僅有庭院可以種植花草,剛上小學的小孩未來能有更大的生活空間,一方面也考慮到年老後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Julia一家人決定購屋的主要因素是現在利息低,而且每個月支付的租金成本已經可以貸款買房。他們簽下的信貸方案每月需支付的金額跟現在支付的租金差不多,但擁有這個信貸方案的前提是,未來十年房子都要作為私人住宅使用,不可轉賣獲利。

買房雖然可以與房東說再見,擁有更多布置房子的自由,但代表的是背負更大的責任,未來除了要花更多時間維護房子及花園的狀態,即便跟鄰居處不合,也不能說搬就搬。

居住在南部第一大城慕尼黑的雜誌編輯Sabina有名正在就讀大學的女兒。她表示,之前都是租房子過日子。五年前在慕尼黑買房,置產後五年間慕尼黑房價飆升,若依現在的房價,她們一家人肯定負擔不起。

租屋盛行

都會區供不應求

德國租屋的情況比台灣普遍,長租短租都相當盛行,在還沒確定要真的「定下來前」,租房子是相當普遍的選擇,許多學生、上班族或家庭都是租房過日子。除了銀行裡張貼房地產求售或出租的訊息,還有許多像是wg-gesucht、Immobilienscout24及immonet.de的網站提供便利的媒合服務。

不過現在特別是在像慕尼黑這樣的大城市,很難找到價錢合理的住宅。根據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十一月初的報導,黑森林的大學城佛萊堡民眾每個月近三成的所得都花在住宅上,比例全德最高。更甚於排名第二慕尼黑的百分之二十七.一、雷根斯堡及海德堡的百分之二十三。

民眾租房通常要和房東約時間面試、看房子,房東會在面試後,從眾多人選中挑選出條件最優的房客,通常房東要見到薪資或財力證明才會簽下租約。

根據德國《明鏡》周刊,德國人口稠密地區目前缺少七十七萬戶住宅,部分地區住宅需求也因為移民湧入而隨之攀升。

研究都市建設的皮斯特機構(Pestel Institut)預測,二○二○年前,德國每年需要新建四十萬個住宅,其中必須要有八萬個社會住宅。今年全德國估算會有二十七萬個新住宅完工,其中十二萬是社會住宅。

政府編預算蓋房

捍衛居住正義

除了破紀錄移民湧入,德國社會還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估計到了二○三○年,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會增加一倍。在捍衛居住正義上,德國政府有特別下功夫。根據九月宣布的政策,聯邦政府為維持房市穩定,二○一六年至二○一九年間總共再多編列二兆歐元預算,興建包括社會住宅在內更多住房。

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建設暨核安全部推出「你就是城市」(Du bist die Stadt)的計畫,強調住宅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的重要性。

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建設暨核安全部部長韓德瑞克斯告訴《萊茵郵報》(Rheinische Post),德國每年至少需要約三十五萬個新住宅單位。

她在活動網頁上的宣傳影片中表示,目前在東南部巴伐利亞地區, 老年人、學生、甚至是家庭很難找到房子居住,但城市需要多樣性,我們要保有這樣的多樣性。「身為政府,我們有責任為所有公民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且數量要足夠。」

韓國

租房免費?先準備好鉅額保證金

在韓國,租房子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先付一筆保證金後,每月再向房東繳納事先談妥的定額月租金;另一種方式,是房客先繳付高額的傳貰金(類似保證金),租期內不必再繳交任何租金,當契約屆滿,房東會「完璧歸趙」,將傳貰金悉數退還給房客。而這筆鉅額傳貰金,房東便能在出租期間自由運用,或投資,或利用銀行利率收取豐厚利息。

利息低傳貰金大漲

房東待「願者上鉤」

但在目前銀行利息幾乎滑跌至谷底的情況下,房東大多不願意以傳貰方式出租房屋,以致將傳貰金的價碼高抬至接近房價的水準,這種願者上鉤的租房風氣,更加重了首爾等大都會的租房難度。

據韓國不動產仲介公司透露,以今年十月為基準,首爾公寓的平均傳貰金為三億八千八百一七十五萬韓元(約台幣一千一百二十一萬),比起去年底,傳貰平均漲五千萬韓元(約台幣一百四十四萬);同一期間,韓國全國公寓的平均傳貰金則調漲二千一百五十一萬韓元(約台幣六十二萬)至二億一千七百八十三萬韓元(約台幣六百五十三萬)。兩者相較,首爾公寓傳貰金的漲幅是全國公寓的兩倍多。

另外還有一種專門針對外籍人士的「爛在湯裡」租房法,與傳貰制度相似,也是種願打願挨的兩相好租屋形式。

對於從海外來韓國就業的專業人士,諸如韓國大企業集團聘請的高級外國幹部、外資企業的高層幹部等,豪宅房東以「三年月租一把付,期滿拍屁股走人」的方式獅子大開口,房東能一次獲得高額資金,房客也省去每月繳租的麻煩。

在地土地公幫忙租屋

事成要付「福費」

過去的不動產買賣或典租交易,是由熟悉當地情況的老人家、像土地神般的「福德房」老闆出面穿針引線,成交後,買賣或借租雙方會向「福德房」老闆付一點「福費」,作為擔任媒介的犒賞。

但隨著社會變遷,「福德房」的名稱不復存在。現改稱為「不動產仲介會社」,由參加「國家不動產仲介士考試」合格的不動產仲介士出面,利用新型態網路作業,向買賣或借租雙方千里傳音,不動產仲介士已成為韓國頗具人氣的職種。

韓國首爾西大門區南伽佐洞「上好公認仲介所」代表朴珍淑表示,根據現行不動產仲介法,仲介費將按照不動產交易的規模,由買賣雙方向仲介人支付百分之三到五不等的「福費」,即台灣熟知的仲介費。

據瞭解,韓國過去對於外國人在境內購置房地產的管制甚為嚴格,即使是在韓國落戶扎根定居幾代的華僑,也根據「外國人土地管理法」,如每一戶人家不得擁有兩棟住宅、住宅總面積不得超過二百坪、商業用土地不得超過五十坪等規定施以管控。

一九九七年底面臨金融危機風暴,韓國經濟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託管,金大中總統上任後,大刀闊斧的修改了包括「外國人土地管理法」在內的各種限制法規與條例,使得外國人也可以不再受限制的在韓國購置房地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