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多數黨組閣成為藍綠交鋒新話題。據了解,總統府已備妥兩方案,一案是誠意釋出組閣權給多數黨、並邀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入府談,另一案就是毛治國內閣總辭後,由副閣揆張善政代理閣揆,並進入看守內閣時期,全力避免讓政務空轉,就待與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自美返國後研商敲定。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八九月時,馬英九總統即曾與前閣揆江宜樺及憲政學者等討論多數黨組閣之事,「馬總統釋出組閣權的誠意毋庸置疑」,這也符合馬一貫恪遵憲法、避免政務空轉主張。
避免政務空轉 符合遵憲主張
知情人士表示,釋出組閣權又可分為完全釋出國防、外交、兩岸等總統職權、即馬成為純虛位元首,或是不包括這些憲法歸定的總統職權、即接近所謂「藍綠共治」。至於利弊,前者符合最新民意,後者卻無違憲之虞;如果多數黨決定提前組閣,「要不要包括總統職掌部會就配合新總統考量,但新總統也要承擔政治責任及違憲批評」。
至於綠營擔心的政治責任歸屬不清問題,知情人士也認為毫無必要,畢竟,如果「全要」、新總統及多數黨完全承擔毫無疑議;若是取後者,自只須扛內政責任,兩岸、外交、國安出包仍要算在馬總統帳上。
不過,在選前兩周府方獲悉民進黨縱取得國會多數、蔡英文也無意提前進行組閣後,迫使府方更認真思考組看守內閣的可能性。變動最小的自是毛內閣總辭、馬總統慰留,看守至五二○。不過提總辭再獲慰留,終究僅有具爭議的二○○八年陳水扁前總統慰留張俊雄內閣一例,加上毛已表態「絕不接受慰留」,可能性已低。
張善政 各方均可接受人選
知情人士坦言,馬政府後期尋覓內閣人才已有困難,在藍營大敗後,更難覓人來接此吃力又得到立院「挨罵」的工作。因此,像是央行彭淮南兼或專任閣揆等都「純屬想像」,最有可能的仍是馬准毛內閣總辭,由同時請辭的副閣揆張善政代理。
據悉,雖然張善政並無意願,但張善政政黨色彩低、正是各方均可接受人選;且「依慣例及政務官倫理,副手本有義務於首長出缺時代理」。
至於屆時民進黨會否杯葛張善政進行施政報告,或提不信任案甚或彈劾總統案?知情人士說,馬已釋組閣權,又因民進黨不願承接不得不任命看守內閣,責任已不在馬;民進黨若反對,理應提出可接受閣揆人選;若真要走上對撞的提不信任案一途,馬總統也有相應的解散國會權因應,「相信蔡英文應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黨政人士表示,只要多數黨組閣,或內閣由民進黨組成,空窗期、政務交接等問題即迎刃而解,既然民進黨說要待吳釗燮返國後再談,多數黨組閣「還有空間」、府方會再次懇託,府方「只能希望多數組閣,政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