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選結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不僅大輸三百多萬票,立委也從本屆六十五席,銳減到只剩三十五席,黨內瀰漫山雨欲來氣氛,內鬥一觸即發。不過藍營人士與學者均認為,路線檢討難免,但黨應不至於分裂。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直言,選後勢必要檢討路線。有黨內人士表示,檢討敗選的過程,勢必會「抓戰犯」,馬英九總統毀譽參半的政績,一定會被檢討,深藍與本土勢力也勢必會激辯未來路線,但真正會引發衝突的是在黨主席選舉。
黨內人士舉例,形象極統的立院副院長洪秀柱,若確定爭取黨主席,就可能引爆深藍與本土勢力衝突;部分青壯派人士選前就已開始醞釀「防洪計畫」,避免洪攻頂。
「擔心分裂的顧慮是多餘的」,黨內高層表示,有心要在黨內爭話語權的人,也不會加入新黨或親民黨。
中山大學教授廖達琪說,畢竟國民黨選後仍是最大在野黨,要走向分裂,甚至本土派集體出走,「應該不容易」,但關鍵還是要讓選後黨主席之爭盡快落幕。
「問題在誰接黨主席?」中研院政治所專任研究員吳重禮則說,國民黨黨內檢討聲不會到此為止,由於朱立倫仍是國民黨內唯一的直轄市長,黨內也可能湧現拱朱立倫續任黨主席的聲音,爭議也可能慢慢定於一尊。他說,若真的要改選,也應該要「年輕化、內造化」,讓未來黨務運作能貼近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