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旅遊熱 八廓古城吹文藝風

 |2016.01.16
1132觀看次
字級
瑪布日山上的布達拉宮在大粉刷後,煥然一新。圖/中新社
一家虛擬產業技術公司研發用3D技術製作唐卡。圖/中新社
每年秋冬交替時節,布達拉宮開始一年一度的粉刷工作,工作人員和拉薩信眾自發參與其中。圖/中新社

圖/中新社

湛藍的天空、虔誠的轉山路、神奇的布達拉宮……多年來前往西藏的遊客與日俱增,圍繞著大昭寺的八廓街,如今成為文藝青年聚集之地,藝術交流、文化沙龍、溫馨客棧……為這座古城帶來年輕活力。

【本報綜合報導】湛藍的天空、虔誠的轉山路、神奇的布達拉宮……多年來前往西藏拉薩的遊客與日俱增,根據拉薩旅遊局的統計,光是二○一五年旅遊人數達一千一百七十九萬多人次,旅遊收益達人民幣一百五十四點九三億元。即使到了冬天,也因為藏曆新年旅遊路線,為寒冷的觀光季增添熱力。

新華社報導,為了讓遊客深入體驗藏文化,拉薩去年上半年推出造訪藏族人家,品嘗「古突」藏曆年夜飯,到沙拉寺、哲蚌寺觀看誦經活動和酥油花製作過程等系列活動,加速拉薩冬季旅遊市場的升溫。進入暑假後,當地旅遊部門推出許多條特色旅遊路線,此外,拉薩雪頓節、西藏旅遊文化博覽會、文成公主實景劇演出等旅遊節慶活動,也吸引了大批遊客。

保存古城的傳統

拉薩是中國大陸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內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位於舊城區的八廓街,原來只是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稱為「聖路」,後來逐漸變成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許多到拉薩旅遊的人都知道「八角街」,其實,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確稱呼。

中新社報導,在桑煙氤氳的八廓街,如今吹起文藝風,精品私房菜、溫馨客棧、美味中西餐、咖啡文化、藝術交流、文化沙龍……為這座古城帶來年輕活力。

只要跟著轉經的人流,圍繞大昭寺順時針而行,至清朝駐藏大臣衙門舊址旁的拐角處,就能發現右手邊有一扇低矮狹窄的朱色小門,門牌上用漢、藏及英文標明——「根敦群佩當代藝術畫廊」,這是西藏第一家,也是目前當地唯一的當代藝術畫廊。

十年前,這裡還只是一家餐廳,畫廊的發起人嘎德和其他十一位西藏藝術界的年輕人經常在這裡小聚。他們集資頂下餐廳,改造成一個小型的、非營利性質的畫廊。

事實上,隨著旅遊市場的開放,以佛教題材為主的藝術品流入拍賣市場,且屢屢賣出好價錢。

感受濃郁藏文化

除了畫廊,大昭寺北面也開了一家「古修哪書坊」,這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女子格力與安多藏族小夥子東智於二○○三年所開的書店,以藏傳佛教噶舉派創始人密勒日巴大師為根源的連鎖書店。

「古修哪」藏語意為「請到裡面坐」,另一個意思是「古代的修行者你在哪裡?」幽靜的書屋內,滿滿擺放著西藏的文化、歷史、天文、宗教、藝術、旅遊等各類書籍,傳統家具與吉祥飾品的點綴,也讓讀者與遊客感受到藏民族濃郁的文化生活氣息。

從八廓街東北側穿過幾條深巷,走到位於八郎學的「聖承書苑」,書苑以文化為主題,結合書與客棧。坐在「聖承書苑」樓頂,布達拉宮、大昭寺,拉薩老城區的全貌盡收眼底。書苑老闆鬍子說,他的下一家店要開在拉薩,努力為每一個熱愛閱讀、熱愛西藏、熱愛拉薩的讀者、遊客、路人、旁觀者和流浪者,提供一個既能閱讀,又能旅行的「聖城天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