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 想念老朋友

文/徐夢陽 |2016.01.12
1290觀看次
字級

文/徐夢陽

最近聽到勞桑被送到安養院的消息,心中十分震驚。勞桑是父親的忘年之交,年紀大他三十歲,過去是安分守己的公務員,在南部他常被叫老芋仔。

父親會跟他熟識,是因為他常來我們家開的香鋪買祭祀用品,買東西時,父親總會多跟他閒聊幾句,也會細心教導他一些關於台灣祭祀的習俗,熟識之後,若他需要幫忙,父親也義不容辭。

父親釋出的善意,讓勞桑感到十分親切,逢年過節,勞桑總會送些禮物來回饋,茶或或月餅之類的,以答謝父親。父親總是感到很不好意思,因為覺得幫助他人是應該的。

小時候在我放學時間,總會看到勞桑默默地在社區裡散步,望著他的身影,覺得有點孤單,因為他的兒子出外工作,老伴也已經過世,沒有什麼人可以倚靠。

後來,父親當他兒子的媒人,他很開心,因為總算為年屆四十的兒子覓得好姻緣,因此,他與父親的感情就更好了。今年初,他叫父親去他家把他酒窖的酒都帶走,父親一去,發現已所剩無幾,便拿了幾瓶意思一下,後來才知道這是他與父親告別的方式。

在幾天後,他即將到安養院去頤養天年。

先前回到老家時,他總在固定時間出門散步,當我們不期而遇時,總會互相點點頭。如今,應該很難再看到他從我們家門前走過的身影。我已開始懷念起他;我想,老是往門外看的父親應該也是如此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