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黃春明事件與慰安婦求償

文/何振忠(資深媒體人) |2016.01.11
1272觀看次
字級

最近發生兩件事,放在一起思考,就可充份感受身為台灣人的錯亂與悲哀:一是宜蘭縣議會刪除國寶作家黃春明百果樹老屋的補助款;一是台灣向日本要求協商慰安婦賠償,日方冷淡回應。

先引述一段黃春明一九八二年接受日本《朝日新聞雜誌》專訪的談話:「想到台日關係,買春觀光不是一個表層問題,其實涉及很深層的問題,比如這就涉及日本人的精神構造。看到來到台灣的日本人旁若無人的態度,你不會覺得日本是一個戰敗國。當他們成群來到台灣,厚顏無恥的表現出如同在本國一般,無視周邊台灣人的眼光熊抱台灣女性,這種侵略者的精神構造,和戰前無什兩樣。台灣到現在本質上還是日本的殖民地,從前是軍事侵略,現在是用經濟力支配。」

作家分析:「經濟支配的手法非常綿密複雜,本質很難察覺,它深入日常生活裡,根本很難察覺。台灣一味地模仿日本、美國,不尋求自己的路,丟棄傳統、無條件接受外國文化,如此一來,民族團結心與抵抗力就消失了,為此我感到悲傷。」

這段訪問是三十幾年前,黃春明的作品《莎喲娜啦.再見》日譯版在日本熱銷,讓部分日本人有所警覺與反省,來台訪問黃春明談台日關係與台灣人的認同問題。

今天回頭再看這段訪問,一如預言般存在,心情格外沉重。這位早用作品控訴日本人霸凌台灣女性的台灣作家,一心想要為台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竟然在自己的故鄉遭到同鄉羞辱與霸凌。

宜蘭縣議員要求刪除黃春明經營百果樹每年不過九十幾萬元的補助,不只議會通過,也未見縣長力爭。所幸事件在百位文化界聯名為黃春明舉行「熄燈趴」之際,事件才轉圜。

台灣是用這樣的態度面對一位國寶級作家,難怪日韓達成慰安婦問題協議後,台灣要求日方至少要比照南韓模式賠償台灣慰安婦,受到日方冷淡回應。

因為台灣內部竟有人自稱慰安婦是自願、甚至前總統李登輝也自稱是日本人,濃濃的日本情結與認同錯亂,日本政府當然不會把台灣政府的要求當一回事,一如老作家的預言,在日本人心中,台灣其實還是她的殖民地。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這才是真的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