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陽光國小「打破百分制,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創新做法,我十分敬佩學校打破傳統對「分數」的迷思,培養孩子不計較分數,更重視學習歷程的用心。
要教導學生不要對分數斤斤計較,是正確的做法,但重點在於改變傳統想法與觀念,而非改變計分辦法,倘若對分數的刻板印象不改變,無論老師用五十分制或一百五十分制,最後學生和家長還是會自行換算成百分制,老師的用心和努力豈不白費?
無論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非百分制」,但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生成績考查辦法」,最後學校必須以「五等第」成績單通知學生,保存在學校的學生學籍簿上,老師必須以「百分制」登陸學生的成績。
老師在期中考或期末考採「非百分制」的分數,但是在期末學籍資料登錄時,又必須依照規定換算成「百分制」,讓人有多此一舉的感覺。
如果每位老師都採用各自不同的「非百分制」,不同學生間要如何做比較,除非成績登錄時,註記「非百分制」的滿分分數,否則學生的分數就變成毫無意義的數字,如此勞師動眾,卻獲得一堆沒有意義的數字,自找麻煩,何苦來哉呢?
教育是要良性競爭,鼓勵自己跟自己競爭。沒有競爭性的教育會弱化,沒有競爭性的學習會玩樂化,何況學習是嚴肅的事,不全然是快樂的、玩樂的、沒有壓力的。
過去我也曾將滿分訂在「一百二十分」,讓學生有機會考超過一百分的成績,但這絕非常態,而當申請獎助學金,或畢業前結算學習總成績時,如果不用百分制成績,要如何評比優劣呢?萬一學生有轉學的情況,也會造成他校的困擾!
打破百分制,並非破除學生和家長對分數迷思的萬靈丹,不值得誇耀,也不可任意效法!
吳悅(台北市/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