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雇員史諾登洩漏該局海內外監聽無孔不入之後,歐巴馬在二○一四年一月宣布美國不再監控友邦元首,但《華爾街日報》二十九日報導,白宮決定將某些盟邦留在監聽名單上,其中排第一的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而且不但監聽他,還兼及其執政團隊與美國國會議員、美國猶太團體之間的談話。
報導範圍包含歐巴馬政府兩個任期,根據二十多位美國前任與現任情報與行政官員的訪談而來,首度披露美國監控納坦雅胡的詳情。
報導說,NSA歷年在全球遍撒電話、簡訊、email監聽網,史諾登事件後,歐巴馬政府不再監聽法國總統歐蘭德、德國總理梅克爾及NATO(北約組織)國家領袖,但只是停止監聽,而非撤網,以便必要時恢復。有些國家元首則由於白宮認為「事關美國重大國家安全」而留在名單上,包括納坦雅胡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岡。
美國和以色列的情報合作,源遠流長,關係融洽,但二○一一與二○一二年以後,雙方目標分歧,主因是納坦雅胡和歐巴馬對伊朗核武立場有異:納坦雅胡準備空襲伊朗核子設施,歐巴馬則在歐洲與德黑蘭密談限制伊朗核武而未告知納坦雅胡。
二○一三年,NSA判定納坦雅胡不會對伊朗動武,但繼續監聽:白宮希望確定以色列是否知道美伊密商的內容,因為擔心伊朗可能由於消息外洩而離開協商桌,逕求核武。NSA監聽以色列諜報系統,而得知納坦雅胡團隊盡悉密商內情,歐巴馬政府並且經由NSA而盡悉以色列如何策動美國國會議員反對伊朗核武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