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拉
辦喪禮才知道人情冷暖。
大伯母自從失去丈夫後,自怨自艾,老是稱病。回南投婆家,總是習慣把自己當成客人,「媽,這個我不會」、「兒子,不關我的事,去問你小叔叔去……」在阿公的喪禮上,她甚至連幫忙奉茶招呼弔唁者也不願做,說頭疼,卻猛看韓劇。
而二伯母個性冷淡、愛擺臉色,每年過年見她一回,不曾見她笑過。在阿公的喪禮上,總算看到她哭了,那天看著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聲聲喚著:「阿爸!阿爸!」久跪在地,不肯爬起來。
大家心照不宣,二伯母這戲分是做足了;可是在阿公生前她沒餵過一次飯,連牽著老人家走路都很難看見。
有件事阿媽一直耿耿於懷,就是阿公出殯那天,堂姐居然沒去送阿公最後一程,二伯母為女兒辯解:「她嫁出去了!不用去!」但看看整台遊覽車上也有許多已婚的表哥、表姐,二伯母說這話不是自打嘴巴嘛!
等大夥從殯儀館回來,聽說堂姐和她老公正看著電視節目笑得好開心。
對於兩位嫂子的行徑,爸爸早就看在眼裡,但為了不給自己的哥哥們難堪,從未對嫂子口出惡言;但阿公的喪禮是爸爸的底線,她們連最後一哩路都做不到「虛情假意」,還指望她們對阿媽會多孝順嗎?
無法改變別人,爸爸只好諄諄教誨我們這些子女:盡孝道是做人的本分,並身體力行給我們看,他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一切自有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