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連續兩年蟬聯「最賺錢」醫院;長庚副院長謝燦堂表示,長庚醫院不會有不必要的花費,大都將花費投入病患或該用的地方。圖/余承翰
103年5大賺錢與賠錢醫院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昨天公布,去年領取健保費超過六億元的一百一十一家醫院,其中九十七家有盈餘,僅十四家虧損,最賺錢為林口長庚、虧損最多則是嘉義長庚醫院。健保署表示,因「血汗醫護」問題未解,將與醫界協商支付標準,盼從明年健保增加支出總額九十二億元中撥用五十億元,提高診察費、病房費等,為醫護人員加薪。
健保署盼為醫護加薪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張溫溫表示,分析醫院財報資料發現,去年賺錢的醫院,有七成來自「醫務收支」,另三成醫務收支短絀的醫院,如加計租金、股利、停車場、美食街等「非醫務利益」的彌補,僅有十四家醫院賠錢,占比約一成三。
去年最賺錢的前十大醫院,依結餘金額分別為:林口長庚二十七點八億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十七點三億元、台大醫院十六點九億元、高雄長庚十二億元、彰化基督教醫院十一點五億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六點一億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五點七億元、義大醫院五億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四點八億元、門諾醫院四點四億元。其中,「義大」與「門諾」首度擠入前十大。
資料顯示,連續兩年都賺錢的醫院共九十二家,林口長庚醫院則連續兩年蟬聯「最賺錢」醫院,去年在非醫務的股利收入挹注約三十億元盈餘下,整體盈餘二十七點八億元,較前年盈餘十八點七億元增加九點一億元。盈餘前三名醫院,與去年相同。
經營虧損的前五名醫院,依序為嘉義長庚(虧七點七一億元)、基隆長庚(虧一點○九億元)、桃園壢新醫院(虧零點八七億元)、大林慈濟醫院(虧零點五六億元)和麻豆新樓醫院(虧零點五億元),前兩名與前年相同,壢新醫院連續兩年虧損。
張溫溫表示,去年各層級醫院的人事費用,占醫務成本比例約四成四到四成八,為幫醫護人員加薪,明年健保因醫療服務成本改變,總額協商預計增加支出九十二億元,擬用其中五十億元來提高診察費、病房費等,增加醫護人員薪資。但她語帶保留,表示仍需該署與醫院協商後,才能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