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博物館 大千世界盡收 一方天地

文/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2015.12.27
2250觀看次
字級
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背面正對著紅場,左邊就是克里姆林宮。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優秀的將領之一,蘇聯元帥朱可夫,佇立在國家歷史博物館正門。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掛滿世界地圖的地圖室,是第一手前線戰況的重要匯集地。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覽歐洲雕塑的地方,常是學子寫生的最佳場所。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巴西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附屬大樓「眼睛」。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巴西「大眼睛」博物館內的主展覽室。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五年十二月號, http://www.cna.com.tw 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文與圖/林祈深、唐雅陵、黃兆平、黃貞貞

俄羅斯 莫斯科

國家歷史博物館

白頂紅磚如童話城堡

莫斯科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是俄羅斯古老的博物館之一,其所在地前身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校舍。西元一八七二年由亞歷山大二世下令在此處建館,一八八三年由其子亞歷山大三世舉行加冕儀式時同時宣布開館。

這裡是全俄羅斯收藏品最多的博物館之一,保存了超過四百萬件收藏品以及四千萬份文件檔案。裡面有豐富的東正教聖像畫收藏,還有許多寫生畫和民俗畫等珍貴作品。

館中分門別類地收藏描繪歷史人物、事件、建築等的繪畫,以及俄羅斯歷史地圖、古兵器、古代日常用品、民俗風情檔案、各種手寫本、古印本等,展示了俄羅斯政治、經濟和生活的不同風貌,全方位介紹俄羅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

除了專屬於俄國的歷史文物以及詳細的考古學資料外,這裡也收集了東西方的武器、服飾織物、農用工具、木製家具、雕花或彩繪的木器、陶器和玻璃製品,以及各國的硬幣、勳章、印章等珍貴物品。

國家歷史博物館坐落在莫斯科著名景點「紅場」的北方,前門有一座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軍主要領導人朱可夫(Georgy Zhukov)元帥騎著駿馬的雕像。白色的屋頂以及紅色的磚牆宛如城堡一般,和不遠處的聖瓦西里大教堂(Cathedral of Vasily the Blessed)營造出俄國獨有的童話感,是所有到莫斯科觀光的旅客必訪景點。

英國 倫敦

邱吉爾作戰室

崢嶸歷史曾在這裡發生

倫敦聖詹姆士公園旁,財政部大樓的一個不起眼角落,是「邱吉爾作戰室博物館」(Churchill War Rooms)的入口。它是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的五個分支之一,更重要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首相邱吉爾與內閣官員、主要將領們曾在這裡躲避德軍猛烈的砲轟,徹夜運籌帷幄,帶領英國獲得最後勝利,是深入了解英國歷史不可錯過的景點。

「邱吉爾作戰室博物館」過去稱為「內閣作戰室」(Cabinet War Rooms),一九三八年興建,隔年八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啟用,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才停用。有鑑於它寶貴的歷史價值,政府整理後首次於一九八四年對外開放,之後一度大規模裝修,並加入邱吉爾博物館,於二○○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周年重新對外開放,讓世人深入了解二戰期間指揮作戰室的樣貌與歷史。

「邱吉爾作戰室博物館」位在地下室,當時通風欠佳,沒有沖水式廁所,鼠輩橫行,戰事激烈時,邱吉爾與高階將領和內閣官員閉室徹夜抽菸開會,空氣十分惡劣。走進博物館內可以看到「戰爭內閣室」(War Cabinet Room)、地圖室(Map Room)、參謀長會議室(Chiefs of Staff Conference Room)、邱吉爾臥室、邱吉爾與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通電話的房間、高階將領房間、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室等都保持原貌,歷史真實呈現在眼前。

英國在二戰時,首次面臨密集轟炸威脅,歷史上沒有前例可循,考驗當時邱吉爾政府的應變能力。邱吉爾在作戰室總計召開過一百一十五次內閣會議,最後一次是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八日,並在這裡發表過四次全國性演說,鼓舞民眾堅忍走過傷亡慘重的二戰。

邱吉爾被歷史學家評為帶領英國走過二戰的偉大領袖。雖然他在作戰室有專屬的臥房,但他多半只在這裡午休,晚上仍回到唐寧街首相府休息。他要求部屬使用無聲打字機,每天口述重要決定,經由私人秘書記錄或傳遞。

博物館內另一個名為「跨大西洋電話室」(Transatlantic Telephone Room)的小房間,是邱吉爾與羅斯福透過加密電話討論戰略的重要地點。兩人第一次的對話在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五日,美軍的介入是德國最終戰敗的重要關鍵。

美國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 古今藝術集聚之地

紐約除了是美國金融、媒體重鎮外,更是藝文及音樂之都,林立的博物館,也是每年吸引成千上萬觀光客的原因之一。

在諸多博物館及美術館裡,就以位於曼哈頓、中央公園旁邊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最知名、最經典並富有特色。

大都會博物館主建築物面積約有八公頃,展出面積高達二十多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其中超過二百萬件、包羅萬象的館藏藝術品,幾年都展示不完,令人嘖嘖稱奇。對想好好欣賞藝術品的民眾而言,除了豐富的人文素養外,充沛的體力也是必要條件。

館內收藏的永久藝術品中,許多是知名古典藝術品、古埃及文物、歐洲大師的油畫,以及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和現代藝術作品。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模仿不同歷史時期風格,從一世紀的羅馬風格延續至現代美國。整個博物館被畫分十九個館部,主建築物簡稱為「the Met」,另在曼哈頓上城的修道院藝術博物館(Cloisters)為第二分館,則主要展出中世紀藝術品。

此外,博物館還收藏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藝術品。最近剛歡慶百周年的亞洲部門,是除了兩岸的故宮外,世界上另一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的重要之地。同時這裡也是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的大總匯,不同族裔、朝代的各式各樣藝品,琳琅滿目。

巴西 古里提巴

大眼睛博物館 電暈藝術愛好者

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MON - Museu Oscar Niemeyer)是一處專為視覺藝術、建築、都市規畫與設計展覽的空間,占地三萬五千平方公尺,展覽面積超過一萬七千平方公尺,為拉丁美洲最大博物館。

MON位於巴西南部巴拉納州(Paraná)首府古里提巴(Curitiba),歷史始於一九六七年,由已故巴西建築大師奧斯卡·尼邁耶設計現博物館主樓的建築,一九七八年啟用作為巴拉納州政府的辦公大樓。

二○○一年,州政府決定將該處占地寬廣的範圍變成博物館,最初命名為「新博物館」,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式對外開放。啟用至今,已舉辦逾三百項國內外巡迴展覽,館內共有十二間展覽室,每年參觀者逾三十萬人。

博物館主樓經過改裝後,增設一棟也是由尼邁耶設計、建築獨特的附屬大樓,當地人稱為「眼睛」(Olho),建築外觀靈感源於巴西南部特有植物南洋杉的形狀。

MON在二○一二年被美國藝文新聞網站Flavorwire評選為全球二十個最美的藝文空間之一,同時被TripAdvisor,全球最大旅遊網站的網友票選為古里提巴最主要觀光景點之一。此外,巴拉納調查機構(Instituto Paraná Pesquisas)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四的受訪者認為MON「讚」或「很讚」,百分之九十八有意再次參訪博物館。

二○一五年,MON也被巴西旅遊網站Pure Viagem評選為國內十大博物館之一。其他入選的博物館還包括里約帝王博物館(Museu Imperial)、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伊紐罄藝術中心(Instituto Inhotim,全球最大露天美術館)、聖保羅州立美術館(Pinacoteca do Estado de São Paulo)和東北城市雷西夫(Recife)的里卡多.布雷南機構(Instituto Ricardo Brennand,兵器博物館)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