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仁德醫專迎合宗教界人士「坐化」概念,新研發一款坐式的「龕棺」。
圖/張裕珍
【本報苗栗訊】棺材不只能躺,還有坐的!苗栗縣仁德醫專近期研發一款坐式棺材「龕棺」,提供宗教界人士維持「坐化」姿勢回歸淨土,龕棺還以紙材打造,創新不失環保,顛覆以往大眾對棺材的想像。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培育殯葬人才,也致力研發生命禮儀創意商品,經宗教界人士鼓勵,創新設計一款坐姿式棺木,因宗教信仰提及安然亡逝、合掌坐化概念,坐棺可配合坐化大體的姿勢,安然前往西方世界。
生關科主任邱達能說,台南萬佛寺法藏法師向他提及此事,過往宗教人士別無選擇,多只能以躺姿入棺,若能設計一款坐棺,解決宗教界人士需求,「就此功德無量」,他特別遠赴大陸杭州棺材工廠「量身」訂製。
坐棺又名「龕棺」,邱達能百無禁忌,以自身身形為樣本,打造一只高一百二十公分、九十公分見方的龕棺,放置在生關科的死亡體驗教室;他說,目前已經完成研發,正在申請專利中,未來預計輔導學生透過育成中心創業販售。
「龕棺」與一般長形棺材大不同,邱達能表示,「龕棺」為組合式設計,上蓋、底座與側板都可拆卸組裝,「不用一根釘子,全由卡榫取代」,底座則採「天圓地方」版面,底部還可裝圓棍,方便出殯時由弟子或親友「抬」棺。
龕棺設計也很環保,全由「紙」打造,再加上一層木片保護;紙做的龕棺比一般木棺容易受熱,不會產生有害物質,邱達能也說,「龕棺火化燃燒集中,也能省柴油」,不易破壞環境生態,也讓往生者回歸大自然。
邱達能也提到,由於「龕棺」比一般棺材高出許多,他特別情商知名宗教聖地苗栗南庄獅頭山勸化堂董事長黃錦源改建一處火化爐,加高爐口因應「龕棺」需求,方便宗教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