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林懷恩(中)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楊瓊琳(右起)、鄭美麗、何婉妮、鄧玉蓉結拜為五姐妹,感情比親姐妹還好。圖/吳淑君
【本報基隆訊】從泰國、印尼、越南嫁來台的四位新住民,和原住民社工在基隆相遇、相惜,結拜為「聯合國五姐妹」,過年時「二姐」的家就是她們的娘家,五人一起哭、一起笑,比親姐妹還親,社工林懷恩說,連她親姐姐都吃味了。
十三年前基隆浸信會選中二姐鄭美麗(印尼籍)的家開辦中文班,四姐何婉妮(泰國籍)來上課,兩人最先認識;八年前教會改在信二路設關懷據點,大姐楊瓊琳(泰國籍)、小妹鄧玉蓉(越南籍)加入;三姐林懷恩是社工員,因常承辦外配家庭服務中心活動,與四人徹夜討論、排舞、準備異國料理而熟識,結拜為五姐妹,互相扶持。
她們的LINE群組,叫作「五朵花」;姐妹相聚時,笑聲大到據點外的馬路上都聽得到。
何婉妮說,丈夫本來要迎娶的對象落跑,她成了「替代品」。父母離異、由阿嬤帶大的她誠實告訴老公,嫁來台灣是想讓阿嬤過好一點;她在泰國生活很苦,曾四人分食一顆蛋。她省吃儉用六年,終於存錢幫阿嬤蓋間房子。她哽咽地說,雖然阿嬤住進新房沒幾年就走了,但她永遠記得阿嬤在電話那端開心地對她說「謝謝」。
小妹鄧玉蓉看很多鄰居嫁來台過得不錯,她十七歲也漂洋過海嫁來台,沒多久就受不了基隆的多雨,想走卻發現懷孕了,留下來生下孩子,第二胎接著來,老公卻車禍身亡。二十歲喪夫,她哭得死去活來,回越南長考三個月,決定讓孩子在台灣成長。她到據點上課,認識這群比同鄉還親密的姐妹,有人訴苦,她才和悲傷說再見。
五年前,鄧玉蓉被男子追求,公公沒阻止她再找幸福,但怕她被騙,請她的姐妹們幫忙觀察對象。姐妹們起初也「擔心死了」,但發現小妹「愛著卡慘死」,也遇到疼愛她的人,於是鼓勵她勇敢再愛。
林懷恩是泰雅族原住民,十多年前搬到基隆,家人不在身邊,她很孤單。在據點當社工久了,她被誤認是泰籍新住民,她也笑稱自己是泰國人。她個性較「慢熱」,姐妹待她像家人,常邀她吃飯、逛街,讓她有了歸屬感;雖已不在據點工作,但她與姐妹感情要好,連親姐姐都吃味。
五朵花以前常每人帶一道家鄉菜聚餐,現在除了大姐,四人都在上班,相聚的間隔長了點,不過群組熱線沒斷過;五人的好感情,讓輔導新住民的社會處人員都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