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攬才、留才大鬆綁!行政院昨拍板,將刪除外籍白領人才來台工作的年資、薪資門檻限制,改採評點制;在台工作滿九年以上的外籍勞工,也可依評點制轉為「外籍藍領技術人才」,不再受工作年限規範。行政院長毛治國誓言留下藍領「士官長」,避免人才流向日、韓等競爭國。
國發會預估,因少子化、高齡化因素,明年起勞動人口每年將流失十八萬人;勞動部統計也發現,過去十年白領技術人才每年約「移出」兩、三萬人,已變成「人才淨輸出國」,台灣人力、人才都出現缺口。
為增加攬才、競才誘因,勞動部規畫明年一月起大幅放寬外籍白領、藍領、僑外生在台工作限制,只要評點制滿六十點就可留台工作。勞動部同時刪除僑外生留台工作每年不得逾兩千五百人的配額限制。行政院會今天預計通過此案。
勞動部昨向毛揆專案報告相關措施,勞動力發展署署長劉佳鈞會後說,不涉及修法部分,本月底前就可完成修正。新制上路後,預估未來一年可多招募、留下六千至七千名外籍人才。
勞動部原規範,外籍專業技術人才來台工作,須符合大學畢業、工作滿兩年、薪資達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一元門檻。且聘雇外籍白領的雇主,若公司設立未滿一年,資本額應達五百萬元以上;公司設立滿一年以上者,營業額應達一千萬元門檻。
此次修正刪除外籍白領學歷、工作年資、薪資相關門檻、改採「評點制」,未來只要學歷、工作經驗、外語、專業能力等達六十點以上就可來台。若薪資達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一元以上則免評點。同時也刪除雇主資本額、營業額門檻限制。
外籍藍領部分,現行外籍勞工在台工作不得逾十二年,但新制修正後,外籍藍領留台改採「評點制」,只要在台工作滿九年以上、學歷、工作經驗、專業、華語能力計分達六十點以上,就可轉為「外籍藍領技術人才」,繼續留台工作。且在台連續工作居留滿五年後,就可申請永久居留或歸化我國籍。
勞團憂拉低本勞薪資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指出,政院鬆綁白領外勞來台,應思考這是要吸引人才?還是要補充勞動力?必須確定引進的是台灣需要的專業人才,而不是「假白領、真藍領」。勞團表示,政府對白領外勞不設防,複製二十年前引進藍領外勞經驗,將讓「本勞薪資外勞化」。
辛炳隆表示,政府雖然定調開放白領外勞是育才、攬才,卻又說是為了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十八萬勞動力短缺問題,兩者相互矛盾。他舉僑外生留台工作為例,因為完全沒有薪資限制,留下來可能就是基層人力;但是政策卻又說開放僑外生在台工作是攬才,與一般外籍專業人士形成兩套標準,結果可能帶動國內薪資水跟著下降。
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過去多年開放藍領外勞,導致台灣薪資倒退,如今政府又對白領外勞廣開大門,薪資也不設限,台灣白領薪資的議價能力必定受影響;若再出現假白領、真藍領,影響的不只是薪資水準,還有就業機會。
行政院競才方案鬆綁重點
白領外勞
來台工作資格採雙軌制,
一軌沿用最低薪資4萬7971元及學歷、工作經驗限制。
一軌採評點制,不受4萬7971元門檻及2年工作年資限制。
開放配偶及子女可在台工作。
取消雇主資本額500萬、營業額1000萬元資格。
技術藍領留台
藍領外勞在台工作滿12年後,通過評點制,可繼續留台工作,沒有最長年資限制。
僑外生留台
目前一年限2000個,未來取消配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