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移民與觀光牧靈委員會於十六日至十九日於台北新店舉辦「亞洲天主教會關懷在台灣之移民」國際研討會。研討會目的主要是希望藉著專題演講、分享、討論等發展跨區域的國際合作與服務網絡。參與會議的有教廷宗座移民與觀光牧靈委員會主席瑪蒂尼樞機主教、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台北清真寺董事長馬超彥等。
心定和尚昨天以「談佛教教義有關對外籍人士的歡迎、善待與同情」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佛教以慈悲為根本,主張善待一切人,更應尊重眾生,基於此,將愛護、保護並幫助外籍人士。
心定和尚從佛教的倫理、佛教慈悲的根源及佛理來探討佛教對外籍人士的態度。他指出,佛教倫理對人際關係、互動有諸多著墨,例如父母、子女、夫妻、師生之間該如何相處,從這一點進一步延伸到雇主與部屬之間如何相處。
心定和尚說,佛教是講「因果」的,我們待人好,別人也會待我們好,有時幫助人,受益的反而是自己,他強調,佛教主張善待一切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正是這個道理。
心定和尚並以人人皆有佛性來說明,佛教是善待所有外籍人士的,他表示,佛教是尊重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所以佛陀說,人人皆有成佛的可能。在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同體大悲」。所以佛教對待一切眾生,不只是平等,而且是善待與同情的。
另外,馬超彥也以「台灣穆斯林移工服務之省思│從宗教與人權角度談起」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疾呼外籍勞工的情緒、心理長期受到壓抑,人權被戕害,亟待政府正視。
馬超彥表示,回教認為對於外出旅遊、工作者,都應給予善待、照顧、幫助。
他表示,伊斯蘭教義明文規定,婦女外出必須有父親、兄弟或配偶陪同,才能保護婦女免於受到侵害,但由於印尼經濟環境差,因此,印尼宗教學者並未提出反對婦女勞工外移的意見,印尼政府應該教育該國勞工自我保護,以免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