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讓新住民媽媽在教育扮演更重要角色。東南亞新住民在台近十五萬人,二代也成台灣主要人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舉辦「帶一本媽媽看得懂的書回家」活動,邀請全台國中小參與,盼讓新住民及二代與一般生更坦然擁抱東南亞文化。
這項活動靈感,源於兩位「深山裡的作文冠軍」。燦爛時光書店共同創辦人廖雲章表示,曾聽一位南投偏鄉國小老師說,當地很多新住民媽媽因忙於生計,沒空去學校學中文,結果因中文不夠好,影響到親子關係。廖雲章於是動念:「如果拿媽媽看得懂的書給她,效果會不會不一樣?」
廖雲章將一套有七國語言的多元文化繪本寄給這位老師,老師在邀請親子參與的「夜間共讀」班上,請來一位印尼媽媽用母語說故事,眼中閃爍自信光芒,她的孩子也驕傲發現,原來媽媽不是不識字,只是中文不夠好。
去年,這所國小兩位學生潘薏心、彭詩雅打敗二百多所小學、二萬多名競爭者,分獲全縣閱讀護照認證運動「閱讀心得」不同年級寫作比賽第一名。兩位都是印尼新二代,還都能說流利母語。廖雲章決定「複製」這個計畫,「把家長變成教育夥伴,共創家長、學生、學校、社會多贏」。
活動邀請學校在圖書館等地闢東南亞書區,書籍由燦爛時光提供或學校購買,讓新二代學生帶回家與媽媽共讀,或請媽媽來學校講給大家聽。月初新北市三芝國中已響應該計畫,師生、家長不論身分都反應熱烈。
三芝國中七年級的江宜靜是越南新二代,平時就會跟媽媽學越南話。她看媽媽閒暇喜歡種菜,特別挑了種菜的書給媽媽,媽媽高興得直說謝謝。
「這個活動讓我們感覺好溫暖,覺得受到重視!」從緬甸來台十八年的范將均說,早年她在台常受歧視,近年才變得比較開放。她的國一小孩,以前覺得學外來語很奇怪不想學,但現在願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