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公布最新報告指出,氣溫如果上升四度,受到海平面升高衝擊最重的國家是中國大陸,十個受害大城市將會有四個在中國:上海、天津、香港、台州(浙江省)。中國目前有一點四五億人住在會被淹沒的大城和沿海地區。
科學家的報告說,就算即將召開的氣候高峰會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兩度內,上海、孟買、紐約等大城市仍將有大片地區會被海水淹沒。
這份報告說,地球升溫攝氏兩度,將使現有兩億八千萬人居住的地區泡在海中,若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未來全球將升溫攝氏四度,淹沒地區將涵蓋六億多人的居住範圍。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副主任史特勞斯表示:「升溫攝氏兩度將對許多沿岸的大城市與區域帶來長期和生存上的風險。」
「氣候中心」的報告說,升溫攝氏兩度到四度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在兩百年內發生,但更可能在許多世紀後才會出現,或許可能遠至兩千年後。
巴黎氣候峰會提對策 刻不容緩
將地球溫度控制在比工業時代之前高攝氏兩度以下,是聯合國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一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一百九十五國高峰會的主要課題。
七十國部會首長與氣候特使八日齊聚巴黎開會三天,以便在峰會前先化解棘手的政治問題。法國外交部長法畢斯表示,達成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兩度以內的目標,「絕對是迫切議題」。
他說,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已警告,「如果不極快行動」,地球平均升溫將達攝氏「四度、五度、六度。這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為可能會有旱災…與大遷徙問題,包括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另外,世界銀行八日公布一份報告說,如果各國不能落實對抗氣候變遷的政策,並為窮人提供安全網,全球貧窮人口將在二○三○年前增加一億人。
世銀上個月預測,今年窮人預計減到七點零二億人左右,約占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九點六,比二○一二年的九點零二億人(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二點八)明顯改善。世銀當時表示,貧窮率逐漸下降,可使世界朝二○三○年前完全消除貧窮更接近。
糧價漲、瘧疾等 衝擊赤貧人口
但八日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消貧目標無法達成。終結貧窮是聯合國九月時勾勒的十七項新目標之一。
世銀說,暖化造成的降雨量偏低和極端氣候對赤貧人口的衝擊更甚於其他人。相關衝擊包括旱澇、農作物損毀、糧價暴漲、相關疾病。
農業是氣候變遷造成貧窮增加的主因。根據預測,暖化將使作物產量在二○三○年前減少百分之五,二○八○年更減少多達百分之八十。作物減產,連帶造成糧價上揚,非洲糧價二○三○年前將上漲百分之十二,二○八○年更將暴漲百分之七十。
醫療是暖化造成貧窮的另一個主因。預計感染瘧疾的人數二○三○年前將增至一點五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