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牛同樂 大洗泥漿浴 文與圖/安娜 |2015.11.08 語音朗讀 24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尼西亞巴東賽牛過程的激烈情景 。圖/安娜 馬都拉族人將牛兒打扮得光采奪目。圖/安娜 載譽歸來的牛兒,主人會加倍照顧到天年。圖/安娜 馬都拉族人賽牛已延續上百年歷史。圖/安娜 文與圖/安娜 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最聞名於世的年度活動就是該島西部的傳統 「巴東賽牛節」!同樣的,爪哇島東北部的原住民村落馬都拉族人,百年來同樣保留著賽牛的傳統習俗。 賽牛求順不求快 事實上,蘇門答臘巴東一帶的農閒活動雖名之為「賽牛節」,但其實這項延續已一百多年的傳統活動,比賽重點不在於比賽誰跑得快,而是在於主人和牛隻之間能否默契十足的在二十公尺寬、一百公尺長的泥田中盡情奔馳,體驗人牛共洗泥漿浴的滋味。 一旦人牛默契不足,或是主人技巧欠佳,不是主人被甩出賽道、摔進泥淖中,就是牛兒像無頭蒼蠅般向兩個方向分別跑得不知去向,把主人扔在深可及足踝的水田中,一臉泥濘和無奈,惹得觀眾一陣嘩笑。 婉言為牛兒打氣 巴東賽牛活動一般是在收割季節結束後,在蘇門答臘島各村落輪流舉行。當地居民用木製工具把兩隻牛並排在一起,帶著參賽者在約兩百公尺長的水田裡快速奔跑,一路上泥槳飛濺噴發,場面驚險萬狀,至於活動的評判標準,並非跑得最快是冠軍,必須由起點至終點都跑在一條直線上才能成為勝利者。 初抵Tanah DatarTabek村,就看到賽牛場地兩邊早已架好護欄,全村百姓齊聚場邊、歡樂聊天,沒有任何比賽的緊張氣氛。賽場正前方約五十公尺的田地上,則有數百頭水牛集中在一起,只見主人正好言婉語為牠們「打氣加油」,場面頗為壯觀。 奔馳間泥漿四濺 中午時分,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齊聚場邊,不但自身做好萬全的防泥保護措施,相機鏡頭也全用保鮮膜包覆起來。此時天上突然下起暴雨,比賽在沒有任何號角、擂鼓的情況下突然展開了!只見方才還頗為溫柔的牛兒,瞬間全變成了興奮躁動的野牛,以極快的速度衝入賽道,頓時泥漿四濺,一路狼藉,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雨,才一個多小時,比賽就結束了。 雖然整個過程看起來十分輕鬆有趣,但轉身一看,場邊竟有農夫被飛蹬的牛蹄踹傷胸口,不省人事地被抬了出去;也有農夫在狂奔中腿部抽筋、摔入泥塘而痛苦掙扎,可見水田賽牛,對牛兒而言或許是小事一樁,但對農人而言卻是極大的考驗! 馬都拉賽牛盛會 另一處保有賽牛傳統的村落,位於爪哇島東北部馬都拉島上,此地是馬都拉族人聚居地,與泗水僅隔一狹窄海峽,遊人可從泗水乘船去該島。 馬都拉島的賽牛同樣起源於古代,比賽通常在八月舉行。其賽牛方式是將兩頭雄牛背上裝上軛梁,騎師坐在梁中鞍座上。一次比賽分若干組,每組由二、三對雄牛參加。古時都在田邊或草地舉行,如今馬都拉賽牛則在村鎮的體育場內舉行。 勝牛從此受禮遇 賽牛場標準賽場長一三○公尺,寬四○公尺,沒有跑道或隔開的界線,只有起點和終點。賽程最少為一○○公尺,速度最快者為冠軍。所以參賽者會精心挑選良種雄牛,賽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訓練。臨賽前幾天,主人更會餵牠們雞蛋及蘇打水、胡椒等食品,以增強體力,亢奮精神。 比賽那天,賽牛都被打扮得格外精神漂亮:頭上、背上及項部全都佩以種種光采奪目的飾物,別上五顏六色的鮮花,頸下則懸掛著巨鈴。 一場賽牛,不僅是力量、速度的角逐,同時也是裝飾,藝術的比賽,當地居民也把活動當成節日慶典看待。 回到村上,載譽而歸的勇士會受到隆重歡迎,有的甚至舉行全村盛宴。 根據傳統,獲勝的牛從此受到特殊保護,不許宰殺或出售。按迷信說法,誰不珍視獲勝的賽牛,誰就會遭遇厄運。 而這幾項賽牛活動,和西班牙奔牛節心意相通之處,就是不論牛兒有沒有跑完全程,或牛兒是否不小心讓人受傷,主人事後都不能生氣也不能處罰牛兒,只能當成是農閒時節人牛同樂一場的趣事。 前一篇文章 雙胞胎小貓熊 個性大不同 下一篇文章 台灣水雉不敵泰國鮕鮘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